改善父子关系,爸爸除了看见孩子还要看见谁? | 《爱聆听》

综合广播 | 2020-06-22 18:32

主持人: 悠扬

嘉 宾: 杨戈 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中国心理协会会员

爱聆听

爱聆听

00:00 / -

悠扬:父亲和孩子的关系不可能一成不变,在孩子成长和父亲成熟甚至老去的过程中,这种力量的对比也在发生变化。请杨老师给大家梳理一下!

杨戈:在孩子成长的时候,父亲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孩子在还没生下来的时候,对孩子最大的帮助就是父亲对母亲的照顾和体贴,在这期间母亲由于体内孕激素变化,情绪波动是很大的,如果父亲能够和母亲有效沟通,母亲能够感受到幸福温暖,这种感觉越强,这个孩子生出来后体质就越强,他未来的幸福感的比例也会增加。

孩子生下来之后的0到3岁,孩子和母亲是天然的连接,在孩子的概念里,他和母亲是一体的,这个时候父亲要插进来其实是有难度的,母亲会把大量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父亲的角色被疏远。与之前结婚时、谈恋爱时的角色是有变化的。这个时候其实已是父亲无力感的开始,那么父亲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呢?父亲真正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和妻子的关系处理上。

因为这个时候妈妈是很累的,妈妈是处在一种很崩溃、很需要支持的状态。这个时候父亲给妈妈支持,迎接妈妈情绪的波动,然后能够包容,能够反馈,能让妈妈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那么这个时候妈妈带给孩子的安全感以及情绪的稳定性都会增强,所以,父亲在孩子两三岁之前,重心要放在妻子身上。

3到6岁期间,父亲要做的就是陪孩子玩。父亲应该尽可能地去陪儿子玩,母亲在这个时候要警惕的是不管父亲和儿子怎么玩,都不能去指责父亲。

6到11岁这个时候是父子关系最核心的时候。这个孩子未来有没有担当,有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时候不是父亲教,也不是父亲讲,而是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这个时候父亲要做什么呢?父亲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做好自己就好了。

所以这个时候父亲一定要认真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人,对待家庭,一定要觉察,真正地去提升和改善自己,不管提升和改善自己的效果怎么样,这个状态对孩子就是最大的支持。

悠扬:您家是儿子还是女儿?为什么在生活里给人的感觉是好像父女关系比父子关系要好?

杨戈:我家是儿子。父子关系里天然有一个竞争,这是对妈妈的竞争。因为一个婴儿生下来两岁之前,他和妈妈是没有办法区分的。两岁之后慢慢有独立意识,不管是儿子女儿,慢慢地随着他的成长,天然亲近妈妈。特别是儿子,他对母亲的占有或者靠近是天然存在的,越发展,父亲那个角色就会慢慢变成他的竞争对手,所以他要和父亲去竞争。

女儿和父亲之间,少了这份竞争。反过来她要和妈妈竞争爸爸,所以父女关系父亲就做的更容易一些,因为他照顾妈妈和女儿是一个套路。随着儿子慢慢越长越大,竞争会变成自我独立与成长的竞争。

儿子超越的第一个对象是父亲。到了青春期,这个孩子原来在很小的时候崇拜的父亲,到了青春期他会发现不过如此。一种是父亲不够好,但是他做好了,他反而能够心平气和下来,因为超越过了就反而回归感情了。

第二种是父亲太优秀,难以超越,他会选择另外的途径去超越。所以好多儿子不愿意子承父业,有些父亲太优秀,孩子难以超越,他想另辟蹊径。父亲最难的一点是什么?就是要承认自己不足,很多父亲拼命去维系父亲的形象,无形中是把自己摆在万能父亲的角色,但是实际上又做不到,导致了内在的强烈落差,这种落差是很多父亲无力感的来源。

悠扬:您认为最好的父子关系是什么样子?

杨戈:这个很宽泛了,最好的父子关系是这个父亲是有力量的,他能够面对生活,有自己比较稳定的价值观,同时没有强烈的掌控力,更多的是拥有接纳的心态。第一,不回避问题,不逃避。第二,面对问题的时候积极地想解决的方案,并且愿意分享。 第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坦然面对,信任自己的儿子。

悠扬:给正处于纠结父子关系当中的父亲,说几句心里话。

杨戈:我想给当爸爸的朋友说三点,第一,作为父亲咱们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一定会有很多事是做不到的,永远不要因为这样而否定自己的价值和位置以及存在的意义。能做的就是努力去改善,尽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不放弃。第二,作为爸爸,永远不要仅仅只看到孩子,要想办法把妈妈拉过来,请记住,能够让妈妈和我们之间的感情越深厚,对孩子的帮助越大。

最后想对做爸爸们说,不管外面承受多大的压力,永远不把压力带回家,回家之前说一句,“我回家了,我下班了”。

悠扬:也给目前正处于紧张关系中的孩子们,聊几句心里话。

杨戈:作为儿子来说,感觉到父亲不完美、做得不好的时候,要牢记一个原则——我们拒绝的是他不好的、可能带来伤害的行为或者某个方式,不是拒绝父亲这个身份,也不是拒绝父亲的爱。而父亲的这种不被接受的方式是因为他的成长环境所导致的,我们拒绝的是这个行为,而不是拒绝父亲,也不是拒绝爱。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很多特别是和父亲不一样的处事方式,选择这些方式不意味着对父亲的背叛,也不意味着对父亲的否定。我们不过是在父亲给我们的很多逻辑中,增加了自己的部分。我们的生活是增加,不是去割裂。

再难的父子关系都可以停下来,自己梳理好。我们是可以和父亲谈的,不管谈的结果怎样,不断沟通的过程就是男性力量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的过程。

《爱聆听》是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的一档心理疗愈互动节目。节目通过两种方式互动,每周五13:05——14:00,听众通过直播热线0851—85986946参与节目,关注“爱聆听工作室”微信公众号搜索“爱聆听工作室”拼音首字母也可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