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感悟:在服务基层中体验苦涩化甘甜
在不知不觉和后知后觉间,至今已在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服务两年有余。回首过往,一幕幕场景在眼前浮现,有初遇时的茫然无措,亦有感动和欣喜。
秋遇
大学毕业那年,我放弃了浙江某家医药公司已经签约完毕的工作邀请,报名参加了西部计划。不久后,校团委通知我按时体检并到贵州中医药大学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我终于到达我的服务地——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听不懂玉屏方言让我这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学生”立刻陷入窘境。从象牙塔迈入机关门,巨大的心理落差也略显酸楚,更让我紧迫地意识到自己必须尽快调整状态。仔细听、事事学、处处记、力求把群众的事做到“事事上心”,以至于经常梦里都是阿公阿婆乡哩乡语地叫着“毛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间,我融入到玉屏,没有了刚开始的不适,也不再对下村感到逃避。
冬暖
2022年冬,身处疫情防控一线的我也不幸“中枪”。“宝娟嗓”“刀片喉”的疼痛,化身白衣天使让身在异乡的我瞬间“破防”,独处的小公寓也让我“泪洒当场”。
“咚咚咚……”一阵急促的敲门声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我有些诧异和困惑:谁在这个时候还来串门?凑到猫眼一看,哦,原来是我们办公室的姐姐。平日里办公室姐姐不苟言笑,是一个急脾气、直性子的人。她化身白衣天使,细致耐心地为村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送药品和口罩。她来给我送感冒药,让身在异乡的我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
春耕
“走,小宝,我们去‘泼粪’去”,办公室姐姐经常调侃,原来是团县委号召西部计划志愿者投身春耕备耕服务活动。作为基层志愿者联络员,我也经常组织志愿者下沉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难题。同时,还多次入户帮助发放大豆、辣椒苗,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手拿“泼粪瓢”,脚穿“解放鞋”,用实际行动答好为民服务“新答卷”,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忧心事”。
留夏
我常一个人思考“被群众需要”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一个驻村志愿者开玩笑地跟我说:“你帮我送饭,我就告诉你。”我咧着嘴笑道:“好,无非就是多跑一段路,就当是锻炼身体。”
8月23日,下班后,我给驻村志愿者送饭。刚到他工作的地方,一个消瘦的小女孩羞怯地问道:“大哥哥,这道数学题我不会做,你可以教我吗?”看着她充满渴望的眼神,一瞬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被群众所需要”。这是一种终生难忘的体验,是一种付出艰辛却能收获无限美好的体验。
工作之余,我经常在社区“四点半课堂”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免费托管、兴趣培养等服务,切实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
转眼又是一年。那些历久弥新的过往,那些刻骨铭心的记忆,那些难以忘怀的美好时日,都在浓夏的光阴里一一落幕,往日的苦楚早已化为甘甜。愿在服务西部的新征程上勇往直前,书写奋斗华章。
作者:兰福宝,2021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毕业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现服务于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平溪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