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凡读字丨房子要慢慢建,这个字也要慢慢说
徐氏的姓氏来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嬴姓,是少昊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后来,姚女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叫若木的小儿子,因为其父亲有功,封他于徐,建立徐国。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
图1:“徐”字的金文写法
徐国历史悠久,按理说应该有古文字。但是在甲骨文中,并没有发现“徐”字。目前,发现最早的“徐”字是在金文时期(见图1)。从字形可以看出,“徐”字的右边是个“余”,左边则不是“彳”,而是“邑”。再看“徐”字的其他几种写法(见图2),还是“邑”旁,不同的是,被写在了右半边。
图2:“徐”字的各种金文写法
那么,“徐”的本义是什么呢?
图3:“余”字的甲骨文写法
这还要从它右边的“余”说起。从甲骨文的“余”字看(见图3),上部是尖圆屋顶,下部是一株超长的“草”,代表着把长长的茅草盖到屋顶上去。而“邑”又是人类早期的村庄或者城市。所以,“徐”的本义就是有建筑房屋和城市技术的族群。
又因为房屋开发建设周期比较长,所以不能急于求快,需要“缓”,这就是“徐”的另一个意思“慢慢来”。
图4:“徐”字的小篆写法
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的“徐”字写法有了变化(见图4),原本的“邑”旁被写成了“双人”旁。从此,“徐”字就成了今天这个写法。
图5:“徐”字的字体演变
徐国由于资格老,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发展很快。当徐国传到了32世孙徐君偃的时候,国力已经非常强大了。当时,周朝正是周穆王执政时期,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于是,徐君偃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
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时,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今天,“徐”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四省,约占全国徐姓总人口的41%;其次,则属山东、江西 、安徽、河南、湖北,这五省分布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