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线丨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音乐周举办,打造创新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
东盟音乐周开幕式音乐会上上,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蔡央指挥交响合唱《丝路远航》
11月27日至12月1日,由国际现代音乐协会(ISCM)指导,广西艺术学院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音乐周在广西南宁举行。音乐周期间举办了6场音乐会、4场高峰论坛和4场学术讲座,展现了我国和东盟国家音乐创作与艺术研究的新成果,展示了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创作、民族音乐研究的新成果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经过11年精心培育,中国-东盟音乐周已经成为国际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
打造综合性的学术交流平台
“东盟音乐周已经成为一项大型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平台,是挖掘新作品、培养新音乐人才、扩大新听众的重要力量,在国际音乐界建立起较高的声誉。”广西艺术学院党委书记蔡昌卓表示,近年来,学校发挥区位优势,努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教育国际化战略,不断深化与东盟各国开展艺术文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1个国家及地区的60所国(境)外院校和国家级艺术团体开展了教育合作交流。
蔡昌卓认为,通过音乐展演、学术高峰论坛、大师讲座等系列活动,对新音乐的创作、表演和理论研究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本届音乐周期间,邀请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李诗原、钱仁平、陆培,武汉音乐学院教授孙晓辉,星海音乐学院副教授张卓举办学术讲座,涉及创作、音乐史等不同专业方向。
本届音乐周首次增加了学术论文征集环节,共收到来自海内外近四十所高校的246篇论文,经专家组评审,其中80篇优秀论文入选,内容包括音乐学研究、音乐教育等。蔡昌卓说:“音乐周的系列活动开阔了我校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为其专业的国际化程度以及艺术实践搭建了一个高规格、综合性的学术平台。”
(内容源自京报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