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经开区十里荷廊:产业“链式反应”赋能乡村振兴
安顺经开区幺铺镇十里荷廊景区,经过几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为“田园+农产品深加工+文化旅游”的产业集聚区。凉爽的气候、优美的风景、丰富的游乐项目,吸引了更多游客到此旅游。红红火火的旅游产业,在带动当地村民增产增收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发展。
驱车来到十里荷廊景区,映入眼帘的一片片荷花,或高耸斗艳,或含苞未放。游客们或漫步栈道与荷花留下美丽合照,或骑上自行车感受微风拂面,或坐上观光小火车穿梭于荷塘之中,或带着小朋友在“鱼鳞”瀑布玩水感受夏日清凉。
成都游客李女士说:“我是带着家人从成都来游玩的,在这里可以租到汉服拍美美的照片,小朋友在这里玩得也很开心,我觉得到这里旅游是非常不错的。”
河南游客王先生说:“我是从河南来的,喜欢到处旅游,到贵州来以后,通过抖音知道了安顺十里荷廊这个地方,来了以后感觉气候很舒适,风景也特别美,很适合避暑。回去以后我会推荐家人朋友来到这边游玩避暑。”
据了解,十里荷廊由安顺开发区人和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安顺久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贵州禾动力食品有限公司打造,2016年发展农业种植,2017年开始结合旅游发展农旅乡村振兴示范点,打造休闲娱乐设施。通过几年的发展建设,旅游产品不断丰富,满足更多游客的旅游需求,成为了避暑旅游新的目的地。
十里荷廊景区副总经理李湘说:“我们在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配套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七彩荷廊、风荷园、厚德堂、荷塘夜色、特色小吃街、休闲民宿、生态农庄等项目。目前已经是一个集农业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园区。我们现在每天正常的接待游客量是在1到3万人,周末的话可以达到3到5万人左右。”
景区横跨经开区幺铺镇羊场、安湖、阿歪寨3个村,不仅种植了约7000余亩的荷花,还有2000余亩玛瑙红樱桃和食用玫瑰花。在打造过程中,景区会给予村民每年每亩800元的土地流转费,在此基础上每年递增20元。同时,景区为当地村民提供直接就业岗位60余个,间接就业岗位100余个,吸引20余位村民参与公司合股联营,还带动周边群众经营民宿和农家乐、参与旅游商品制作、旅游商品和小吃销售。目前共计发放土地流转费约3000余万元,累计发放民工工资约2000余万元,带动农户1300余户,通过产业“链式反应”赋能乡村振兴。
李湘说:“我们会优先录用当地老百姓,根据其家属、子女文化程度和擅长技能提供不同的工作岗位,同时,景区附近的餐饮、小吃区域是免除摊位费的,老百姓能够用自主经营,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创业。”
藕小兰和颜小坤都是景区当地居民,藕小兰现在是景区的演员,也是本土一名有着30多万粉丝的小网红。颜小坤则是在景区水上乐园旁边开了个小吃店,每天忙的不亦乐乎。
十里荷廊景区工作员藕小兰说:“我每天的工作是在游船上表演节目,有时候也会直播和粉丝们聊聊天,宣传一下我们景区。能够在家门口就业,还能宣传一下自己的家乡,我很满意现在的状态,也很珍惜现在的机会。”
十里荷廊商户颜小坤说:“十里荷廊现在发展起来对我们这些附近的村民还是有很大的帮助,本来家里面情况不好,现在我们在十里荷廊来自己投资点小吃,对我们收入有很大帮助。像今年我们都很忙,但是我们忙得很开心。”
每年都有新花样,每年都有新玩法。2020年,园区一手打造的“鱼鳞瀑布”,集休闲、消暑、景观功能于一体,一经面世即迅速走红并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网红打卡地,为远道而来的每一位游客带来快乐与清凉。2021年建设有轨小火车、水上乐园等游玩项目,给了游客更多选择和体验。2023年景区又打造了超级月牙和夜游荷廊项目,吸引了不少省内外游客。目前,景区人气指数在逐渐上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远道而来享受夏日狂欢。
李湘说:“下一步,我们将塑造好‘十里荷廊’品牌,抓住贵州对民营企业大力扶持的机遇,带着乡村振兴的使命,贡献企业应有的力量。”
安顺经开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黄晓箐 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