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者】闻好“好好聊天”:舌尖上的新年
书籍点亮生活
让《领读者》带我们到达最远的地方
像一艘船,如一匹马
穿越时空,跨越山河
读书,读人,读世界
多一度听见,多一度温暖
【好好聊天】

舌尖上的新年1
00:00 / -
舌尖上的新年2
00:00 / -
舌尖上的新年3
00:00 / -
舌尖上的新年4
00:00 / -本期话题:舌尖上的新年
回家,是不辞辛劳,从南到北,由北到南的迁徙与赶路;回家过年,是我们一年又一年,不变的坚持与执着。
过年,是团圆,是归心似箭。
过年,是牵挂,是美味佳肴。
今年过年,有些不一样,也许你不能回家……
今年过年,没有什么不一样,不管你在哪里,心在一起,年就在一起
【好好聊天】新春特别策划——舌尖上的新年
南方:过年的味道是:腊肉、新衣服、春晚
闻好:怀念小时候的“年”味
张新雨:新年“尝”新,又如故
本期聊天者:张新雨 专栏作者
奶糖、酥糖、硬糖、软糖……过年时候的果盘里,总是被家里的老人摆满各种各样的糖果,每一颗甜蜜的糖果里,都满溢着他们对儿孙的宠溺爱意。
虽然说糖吃多了不好,但过年嘛,总是少不了这份甜。一口中国传统的糖果,一口甘醇入喉的清茶,妙哉乐哉。
每一个对吃饱含热忱的中国人都相信,多数时候,天下美食的美不在于食材多罕见,而在于多新鲜,以及料理方式是不是登对。
咕咾肉
咕咾肉,又称咕噜肉。酸酸甜甜就是我,色泽光亮,味道可口,而且吃起来很方便,不用吐骨头。据说,这道菜始于清朝,由于需要用甜酸汁烹调,所以在做菜时会芳香四溢,酸甜的芡汁儿,色泽透亮,这会令食客忍不住“咕噜咕噜”地吞口水,所以人们称这道菜为“咕噜肉”或“咕咾肉”。
宫保鸡丁
这是极具代表性的一道川菜,相传这道菜是清朝光绪年间的四川总督丁宝桢发明的,这是他招待客人时叫家厨做的菜。由于丁宝桢后来被封为东宫少保(太子少保),所以被称为“丁宫保”,后来这道他发明的菜就被称为“宫保鸡丁”。
这道菜是由鸡肉、花生、不同的蔬菜和辣椒烹制而成。不同地区的宫保鸡丁口味也有所差异。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也是一道川式料理。它由新鲜豆腐、四川辣椒、碎肉等原材料组成,有时候还会加入豆瓣酱和豆豉。
关于麻婆豆腐的起源,清朝周询所著的《芙蓉话旧录》就有这样一段话:“又北门外有陈麻婆者,善治豆腐,连调和物料及烹饪工资一并加入豆腐价内,每碗售钱八文,兼售酒饭。若须加猪、牛肉,则或食客自携以往;或代客往割,均可。其牌号人多不知,但言陈麻婆,则无不知者。其地距城四五里,往食者皆不惮远。”所以,好吃的美食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和食客评判的。
饺子
饺子外裹薄皮,内填肉馅、香葱、大白菜、香菇等配料,在中国已有近1800多年的历史。中国北方人,尤其是东北地区对饺子情有独钟。在法国,人们有时候还会把饺子称为“ravioli pékinois”。在中国北方,过春节时人们欢聚一堂,一起包饺子过大年。由于饺子的形状看上去像金条,所以它还有“新的一年财运亨通”的吉祥意味。
每每开始与吃相关的话题,总让人感觉“来电”。
【好好聊天】新春特别策划——舌尖上的新年。
(本文部分图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想法”,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