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息烽县高硐村:“黄金五年”蜕变记
掩映在绿林中的民居
秋日时分,走进息烽县养龙司镇高硐村,记者看到干净宽敞的水泥道路延伸至村庄深处,道路两旁,一座座朱门黛瓦、素雅干净的农家院落里堆满果实。得了闲的村民们在庭前屋后坐定,诉说近几年来自家日子的诸多变化,展望未来生活的幸福图景,眉宇间满是喜悦。元山组村民郑传明便是其中一个。
“村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变得更加宽敞,小轿车增加了不少,房子也变得好漂亮。”说起五年来家乡的变化,郑传明很是自豪。
郑传明在自家新修的灶台前忙碌
过去那些年,郑传明家因常年缺乏劳动力,只靠种植传统低效农作务为生,经济收益单一。2014年,他被村委会识别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016年,借助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郑传明积极参与到土地入股、基地务工、刺梨种植等系列工作中,2020年,郑传明家经济相比2014年翻了5倍,家里新修了厕所、灶台,电视、冰箱等家电也添置齐全了,日子越过越好。
张红福在自家小卖部整理货架
元山组烟酒百货店门前,店主张红福也说起了自家的打算:“老家有了货车、小轿车、小洋房,接下来准备在城里买套房子,方便以后小孩进城读书,不能让孩子的未来输在起跑线”。他介绍,家里种了20余亩刺梨,开起了小卖部,闲暇之余还跑跑货运,总收入是以前的3倍,日子越过越红火!
曾经的高硐村是息烽县相对贫穷的村庄,贫瘠的土地占60%,不适应传统低效农作物种植,贫穷凋敝的形象与富美乡村形成巨大反差,而今漫步村中,只见民居崭新、道路宽阔、村容整洁。
漂亮民居
“小村庄的大变化要从2016年养龙司镇引进贵州引利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带领全村群众种植刺梨说起。”村支书洪海介绍说,引进的公司采取了“农户+公司+村集体”模式,依次按照7:2:1的利益链接机制进行收益,“十三五”期间,在公司的带动下,全村376户农户参与刺梨种植,共种植刺梨3300亩。2019年,为解决刺梨保质期短、增加产品附加值,养龙司镇完成刺梨加工厂的建设,并投入使用,附近的村民可以就近到厂务工,增加经济收入,切实让“深山野果”蜕变成村里人的“致富果”。
高硐村采摘刺梨的村民
“2018年以来,高硐村共发放刺梨产业结构调整奖补资金100余万元,向群众收购刺梨鲜果83余万元,刺梨加工厂发放工人工资45余万元,切实提高老百姓的经济收入,促使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农户经济收入相比以往增加2至3倍。”高硐村支书洪海介绍。
高硐村宽阔的油柏路
刺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熟的同时,也推动高硐村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等一系列变化。据了解,五年期间,养龙司镇投入78万元完成串户路3公里,完成厕所改革150余户;2020年,投入200余万,拟将高硐村打造成“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村。如今的高硐村已成功从产业落后村向“富美乡村”华丽蝶变,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坝上村“锦绣桃源”
行走在田野、村巷,步入农舍、圈棚,整洁、美观替换了破败、凋敝,高硐村新农村的变化只是该镇十三五期间富美乡村蝶变的缩影,“龙马故里∙巾帼家园”堡子村,“锦绣桃源”坝上村等各村都定位了自己发展方向和特色产业。在养龙司镇党委、政府带领下,群众纷纷脱贫致富奔小康、乡村面貌逐步换新颜,各村焕发出勃勃生机,上演美丽蝶变,形成一道道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