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善用培根铸魂“思政课” 写好立德树人“大文章”

2022-03-20 13:19

3月17日,贵州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齐聚一堂,就加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开展学习研讨。校党委书记石培新出席会议并讲话。

石培新要求,全校要深入学习贯彻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紧扣“四区一高地”战略定位,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不断增强思政课的育人活力;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力;在“以生为本”上下功夫,不断彰显思政课育人效力;在“协同育人”上下功夫,不断凝聚思政课育人合力。积极探索形成具有贵师院特色的“大思政”课建设的经验和育人之道,努力培养时代新人。

据介绍,近三年来,贵州师范学院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把“大思政课”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思政育人取得了显著成效。制定出台了《贵州师范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贵州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项岗位津贴绩效考核分配办法》《贵州师范学院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5年)》《贵州师范学院“十四五”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划》等文件,凝聚并强化了全校上下重视思政课建设的思想共识,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合力办好思政课的工作格局。

夯实课程育人“主渠道”,守正创新开好思政课。学校围绕“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加强思政课程群建设,持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阵地。2022年,音乐舞蹈学院申报的《声乐教学与演唱》《音乐课程教学论》《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三个案例成功入选国家教指委音乐舞蹈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优秀教学案例库。研发“VR重走长征路”“黎平会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资源,深化了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学校不断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创新发展。

建强铸魂育人“主力军”,多维发力讲好思政课。三年来,学校狠抓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先后组织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赴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双一流”高校学习培训,依托“贵州省大中小学思想课一体化建设‘手拉手’集体备课中心”“贵州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加强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规律研究,切实提高了教师“讲信仰”的能力。学校成立了贵州省首家省级名辅导员工作室“丽琼工作室”。工作室主持人谭丽琼在2020年荣膺“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在全省实现了零的突破。“丽琼工作室”充分发挥平台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孵化成立了校级辅导员工作室“光梅工作室”,为全校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带来了正向示范效应。

唱响立德树人“主旋律”,引导学生学好思政课。学校着力构建以“教学第一课堂、实践第二课堂、网络新课堂、社会大课堂”为主体的思想政治课理论体系,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发力。学校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获批全国首批50个“三全育人”综合试点改革院系单位,初步探索出以赛促学构建学科专业文化育人体系和基于项目驱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训实践育人体系。学校坚持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充分挖掘校园文化与日常工作中所蕴含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打造富有贵州特色的“红色思政课”和“明勇伴你行”等有深度的思政课品牌,鼓舞青年学子立报国之志、担时代重任。在建强思政课的同时,学校的育人质量与水平明显提升,创新创业学院“智电创客”团队就是思政育人成效显著的一个缩影,该团队获评全国50支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