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农投集团:压实“两个责任”确保扶贫项目“干净清白”

动静 | 2020-07-12 10:21

作为全省农业领域的龙头国企之一,贵阳农投集团仅去年就在全省投资约136亿元打造扶贫产业,助推脱贫攻坚。面对项目点多面广、廉政风险大、监管难度大等困难,贵阳农投集团坚持“项目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建设就到哪里,纪检监督就到哪里”,确保了项目“干净清白”,高效助力全省脱贫攻坚工作。

在榕江车江大坝,贵阳农投集团计划投入资金5亿元与当地共同打造面积10500亩的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种植彩椒、线椒、西红柿等高效农作物,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以带动固定用工500人以上、灵活用工30万人次以上。

这两天,农投集团的纪检工作人员正在基地开展机动巡查。

贵阳农投集团扶贫公司蔬菜事业部职工 李春辉

贵阳农投集团扶贫公司蔬菜事业部职工李春辉说:“集团会对我们整个项目的建设,生产,包括资金运转情况进行不定期的机动巡查监督,把政策、纪律讲清楚,确保我们项目能够干干净净、清清白白。”

目前,贵阳农投集团投资的90多个产业扶贫项目,覆盖全省30个县,涉及资金136亿元,为保证所有项目的“干净清白”,集团建立起了纪检监察监督加内审监督、内部巡察监督和机动巡察监督的“1+3”监督体系。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组和机动巡察组,深入一线开展明察暗访。今年1至5月,就在全省开展机动巡察40多次。

贵阳农投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刘兵海

贵阳农投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兵海告诉记者:“我们主动构建适应项目建设管理的监督体系,通过这些体系和制度的保障,远离了‘项目做起来,人员倒下去’,我们把每一个项目都建成廉政工程、 民心工程和阳光工程,为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和纪律保障。”

同时,贵阳农投集团党委还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对项目的引领作用,让所有项目建设始终处于党的领导之下。

贵阳农投集团投资建设的清镇蔬菜基地,是贵阳市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总面积约7000亩,由骆家桥、卫城等六个部分组成。为了凝聚力量,基地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将各基地党员组成建设攻坚队伍。

贵阳农投集团清镇骆家桥基地临时党支部书记 程蜀黔

贵阳农投集团清镇骆家桥基地临时党支部书记程蜀黔告诉记者,虽然基地分散,但人心不散、管理不散、监督不散。不管在哪一个项目,他们都要求党员要亮身份、把党徽戴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去年以来,贵阳农投集团在全省设立了项目临时党支部九个,通过组织建设有力带动了基地各项工作。同时,集团还落细落实领导干部“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传导压力,层层约谈。仅今年一季度,集团就对下属企业开展提醒约谈751人次。

贵阳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组长 陈居灿

贵阳市纪委市监委派驻第十四纪检监察组组长陈居灿说:“我们紧盯关键环节、关键节点,持续强化党内监督和监督执纪问责,把实现贵阳农投集团的发展工作目标与实现脱贫攻坚,作为‘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具体成果,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企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