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青年发展蓝皮书—贵州青年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
11月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贵州青年发展蓝皮书—贵州青年发展报告(2025)》新闻发布会获悉,本次发布的《贵州青年发展蓝皮书——贵州青年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是在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导下,由省社科院、团省委组织,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助,贵州青年发展研究院具体负责编撰完成的。
这是一本展现贵州青年发展现状和青年工作实绩的蓝皮书,也是《贵州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9-2025年)》收官之年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蓝皮书》编撰从2024年10月启动,过程中充分汲取各方智慧,广泛调动各方力量,组建若干个专题研究小组,联动多家单位深入开展实地调研,以科学客观的数据和事实为支撑,进行各篇报告的撰写。同时,吸纳了“2024-2025年贵州省青年发展研究课题”优秀研究成果。这本书历经专家咨询、广泛征求职能部门意见、文稿撰写修改等环节,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大力帮助下,最终编制形成、出版发行。
今年的蓝皮书由总报告、调研篇、专题篇、实践篇和附录五个部分组成,围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的贵州青年”这一主题,深入分析贵州围绕“建设青年友好型成长型省份”持续推出相关政策,积极营造青年成才氛围,切实保障青年权益,全面支持广大青年发展;同时,广大青年主动作为,继续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投身“富矿精开”战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助力“四大文化工程”,在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科研等各行各业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共同绘就更加绚丽的时代篇章。
总报告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贵州青年发展的宏观背景,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贵州青年的实践风采和时代机遇,进一步强调了贵州青年肩负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责任,要更好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调研篇以“健康—观念—行为—社会参与”为逻辑主线,既关注贵州青年个体成长,也探索青年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呈现了从个体到社会、从生理到心理、从行为到价值观的递进关联。首先,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是青年发展的基础维度,二者共同构成贵州青年身心状态的核心指标,而人生价值观则进一步影响其行为选择,如消费行为和公益参与等的倾向性。其次,贵州青年的社会角色与责任意识通过婚恋生育观、就业观和留村发展等体现,这些选择既受个人价值观驱动,也与外部支持体系密切相关,如夜校赋能和基层志愿服务通过教育与实践助力贵州青年融入社会发展,为贵州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提供人才支撑。最后,网络思政教育作为新时代的引导手段,贯穿于上述所有领域,通过新媒体技术强化青年的思想认同与行为规范。
专题篇主要呈现2024—2025年贵州省青年发展研究课题成果,以“文化心态—教育赋能—职业发展—社会创新”为逻辑轴线进行选题,系统呈现了贵州青年从自我认知到社会贡献的动态过程。数字经济就业和乡村振兴创业提供了更高层级的实践体验,青年通过技术赋能实现个人价值与区域发展的双向奔赴。此外,在黔东盟留学生群体作为跨文化观察样本,既为上述研究提供国际参照,也折射出贵州青年生态的开放性与包容性。
实践篇以铜仁市、都匀市、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黔东南州振华民族中学促进青年发展的做法和成效为典型案例,分析了贵州通过制度创新、服务优化和教育改革,构建了从城市到县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促进青年发展的支持网络,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赋能贵州青年成长成才。
附录为2024年贵州青年工作大事记、2024年贵州青年发展十件大事、2024年贵州青年实事。
《蓝皮书》指出,贵州青年配套政策和服务日臻完善,让贵州青年更好地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贵州高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感、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较强,青年文化活动日渐丰富,职业价值观清晰明确;青年婚育观呈多元化、理性化、平等化等特征;青年就业和工作选择也呈现多元化特征。与此同时,贵州青年积极参与“富矿精开”、六大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青年志愿者、青年驻村干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青年学者致力新技术开发和研究,青年企业家积极创新创业,勇于尝试、敢于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总体来看,贵州青年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继续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持续在社会各领域发光发热。要引领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持续强化系统思维,打破领域界限,在社会、经济、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充分展现能力、发挥才智,最终实现“贵州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贵州更有为、青年在贵州更好成长”的美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