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讲线下学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群众身边

2022-11-03 07:06

连日来,贵州各地创新形式载体,丰富方法手段,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宣讲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及时送到基层,把全省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从一人讲到多人谈,从线下学到线上线下结合学,连日来,贵州各地各部门充分利用云端优势,开展“云”宣讲,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4名来自全省教育系统的党的二十大代表,在省教育厅与贵州广播电视台共同制作的《贵州教育大讲堂》——“教育奋进之美”特别节目中,分享了参会切身感受和心得体会。节目在动静APP、动静贵州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播出后,直播点击量超过400万次,点赞超过700万次。

省社会主义学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必修课,纳入线上线下教学培训,积极组织党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开发系列课程,对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宣讲解读。

安顺市委党校副教授 王东兰

安顺市委党校副教授王东兰表示:“这堂课非常及时、全面,还纳入了咱们省社会主义学院的好课程体系,回去之后我想在自己的教学当中,用生动的语言把二十大精神,还有党中央的各项要求,传递给当地的群众、党的干部们。”

遵义市红花岗区推出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云上”宣讲网络直播活动。通过“云上”宣讲的形式扩大宣讲受众面,提升宣讲效果,当天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28万人次。

遵义市大刚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 张璐瑶

遵义市大刚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璐瑶说:“通过‘有声书’、‘车载图书馆’等更广泛的形式将大会精神传播到群众的耳边,让更多的人知党爱党、知史爱国;带领着我们公司党员干部职工在本领域中坚守自我,为群众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在麻江县、锦屏县,党员干部们走进村寨,用瑶语、苗语、侗语与普通话结合的方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大会精神在少数民族村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省军区发挥民兵优势,组织“少数民族语言宣讲小分队”、开展“坝坝会”等形式,向驻地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

锦屏县彦洞乡仁丰村村民 张先兰

锦屏县彦洞乡仁丰村村民张先兰说:“这样的宣讲解读方式,对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来讲特别好。接下来我们跟着党的号召,把我们家乡建设得更好。”

贵阳市乌当区人武部政治工作科科长 刘洪璋

贵阳市乌当区人武部政治工作科科长刘洪璋表示:“我们在抓好练兵备战的同时,将进一步组织广大民兵积极投身驻地经济社会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用实际行动营造军民鱼水一家亲的良好社会氛围。”

全省各地文艺工作者发挥专业优势,创新歌曲和舞蹈,将大会精神寓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中。贵州文化演艺集团组织了14人的文艺宣讲小分队,以别开生面的演出,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喜欢听。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群众则用花灯表演形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写进歌词,让政策更易学易记。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居民 冯雨婷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居民冯雨婷说:“花灯也让我们更容易记住党的二十大的会议精神和内容,以后的生活中,我们也会坚定不移跟党走,祝愿祖国繁荣昌盛,越来越好。”

黔东南州凯里市万潮镇香炉山村党委副书记 徐开斌

黔东南州凯里市万潮镇香炉山村党委副书记徐开斌表示:“我们会抓好机遇,把香炉山村的庭院美化和产业发展抓好,把我们香炉山的民宿做起来,做强做大,让村民富起来。”

黔西南州各地通过集中学习、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学校,掀起“大学习、大落实、大服务”热潮,用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检验学习贯彻成效。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六安13标项目常务副经理 张向川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六安13标项目常务副经理张向川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做好施工标准化,抓质量、保安全、促生产,筑牢交通建设安全生产防线,始终以服务人民群众出行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交通强国建设奉献力量。”

兴仁市下山镇马乃屯村驻村第一书记 肖畅

兴仁市下山镇马乃屯村驻村第一书记肖畅表示:“我们将围绕农业现代化目标,因地制宜,全面规划,抓好坝区产业发展,建立更好的利益联结机制,带领更多的老百姓增收致富。”

通讯员 王安俊杰 王金鑫 袁吕 王勇 郭应材 遵义台 红花岗融媒 黔东南融媒 麻江融媒 锦屏融媒  黔西南台 兴仁融媒 安龙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