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里的那些“墙”
有人说地铁是一座“流动的博物馆”
它是很多人日常生活的必经之处
它承载着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是一个城市形象的缩影
经常坐地铁的你
是否注意过站内那些独特的墙面设计呢
他们跳脱朴素、亮洁的瓷砖
将民族文化、风景名胜等元素
通过壁画、浮雕、彩绘等形式呈现
民族之墙
来到观山湖公园站的站厅,一面重达1.5吨的立体铜浮雕作品《融合》映入眼帘,该浮雕以贵州主要民族苗族、侗族、布依族、彝族和汉族为主体,诠释了贵州民族团结融合、和谐共生发展的美好愿景。
观山湖公园站《融合》
在龙洞堡机场站,名为《多彩贵州欢迎您》的墙面壁画和黄铜组雕刻画着贵州18个民族,他们载歌载舞、热情洋溢,贵州特有的民风民俗、秀美山川围绕着他们徐徐展开。雕塑与壁画两者共同汇成一幅《多彩贵州欢迎您》的热情而美丽的画卷。
龙洞堡机场站《多彩贵州欢迎您》
传承之墙
《方圆汇》是林城西路站的标志性雕塑,4个立方体相互依托伫立在站厅中部,24个面通过剪纸艺术刻画着十二生肖和贵州的十二个人文景观,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的巧妙融合,为地铁车站增添了一份艺术美感。
林城西路站《方圆汇》
谈到文化传承,一定少不了传播阳明文化和儒家文化的阳明祠站。走进站内,可以看到王阳明先生在贵州2年人生经历的《龙场悟道》壁画,看到11幅用线条勾勒的王阳明先生主要事迹《知行合一》画卷,看到使用王阳明书法文字镶刻的《阳明语录》,还能看到立柱上雕刻的《儒家六大家》,每一处作品都在向来往乘客传播历史文化内涵。
阳明祠站《龙场悟道》
发展之墙
老城区的喷水池站承载着贵阳历史发展变迁的诸多记忆,站内长18米、高2.8米的《印象贵阳》情景式壁画,通过实物浮雕与油画背景的镶嵌融合,展示了贵阳4个不同年代的生活场景,近距离感受贵阳城市发展风貌。
喷水池站《印象贵阳》
城市发展,交通先行。作为2号线与3号线的换乘车站,延安西路站的建设承载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在站厅,名叫《交通筑梦》的浮雕彩绘壁画里,航空、高铁、桥梁、地铁等交通要素穿梭于城市、云雾之中,诠释着交通发展的无限动力。
延安西路站《交通筑梦》
绿色之墙
如果每座城市都有一个代表色,那么贵阳一定是绿色。在泉湖公园站《生态之城》画卷上,整座城市被绿色包裹,筑城广场、甲秀楼、文昌阁等贵阳标志性建筑更是坐落在枝繁叶茂之中,让整个主题画卷呈现出山中有城,城中有山,城与山相互交融,生机勃勃、郁郁葱葱的“生态之城”景象。
泉湖公园站《生态之城》
同样在宝山南路站,通过玻璃内雕与黄铜蚀刻等复合制作的《贵阳拾景》作品,惟妙惟肖地展现着南江大峡谷、天河潭、青岩古镇等旅游景点,整体以青绿为主色调再现贵阳景色地标,蕴含“绿水青山好贵州,爽爽避暑在贵阳”之意。
宝山南路站《贵阳拾景》
地铁车站的我们
常常行色匆匆不妨偶尔放慢脚步...
细细品味历史之韵与艺术之美
“墙里”的故事精彩绝伦
“墙外”的风景同样迷人
这里有文明墙
贵阳地铁加强日常巡查,大力治理车站环境卫生,对抢上抢下、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制止和引导,积极宣传文明出行理念,通过“文明乘车日”“五进”等活动,深入车站、学校、社区等普及乘车知识,倡导文明出行,与市民乘客共同构建“文明墙”。
这里有温暖墙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车站,到深夜最后一班列车驶离,地铁工作人员始终坚守在岗,用真诚的微笑、专业的态度传达“竭诚为您服务”的热情。搀扶老年乘客进出车站、列车上乘客互相礼让座位……一件件看似平凡的画面,却传递着爱与关怀,连成了一片“温暖墙”。
这里有靠谱墙
“安全精准,温情服务”是贵阳地铁人永不变的承诺。面对乘客,多几次“唠叨”的提醒、多几次“严肃”的制止,就能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站内无数便捷市民出行的“小心思”,更是第一时间解决了出行困惑,坚实的安全保障、贴心的服务举措是为市民乘客搭起的“靠谱墙”。
“墙”有很多面
每一面都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贵阳地铁将努力做好为民服务的“每一面”
为市民乘客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