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言职有理》|功利社交,你也是这样想的吗? ……

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之声 | 2023-02-13 19:49

遇见·听我说

1.gif

第705夜|陪伴曲《无用社交》

人脉的核心就是资源的互换。

简单点来说就是,一个人想要认识你,背后其实都是价值的相互吸引。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衡量对方价位的秤。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要先想想自己能提供什么?

著名媒体人陈立飞在著作《个体崛起》中,分享了他和李笑来相识的过程。陈立飞刚开始做公众号时,他曾尝试着联系李笑来。当时,陈立飞只有一两万的粉丝,而李笑来不仅是粉丝百万的大V,又是著名投资人。结局可想而知,陈立飞碰了一鼻子灰。可当陈立飞粉丝量达到100万,再次联系李笑来时,却得到了李笑来的答复:来北京联系我。最终,陈立飞如愿以偿见到了李笑来,而李笑来也向身边的朋友大力推荐陈立飞。从最初的爱答不理,到后来的大力推荐,为什么李笑来对陈立飞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因为这个时候,陈立飞对李笑来而言,不再是无用的。看似很功利,但这就是社交的本质。

有人把社交分为两种,一种是共情社交,一种是功利社交。所谓功利社交,就是指为了获得信息、知识与物质的交互传递,从对方身上获得某种利益而产生的社交行为。年少时我们更热衷于寻找纯粹的陪伴,兴趣上的共鸣。但到了一定年纪,你就会发现,功利的社交才是最靠谱、最成熟的社交。毕竟在成人的世界里,没有人愿意在一个无用的人身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很多人经营人脉时,习惯往外求:求资源、求渠道、求关系。但真正聪明的人,习惯向内求。因为他们懂得,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有位主持人朋友刚开始做培训工作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知名度。一次,一位朋友介绍他去见一个老板,想承揽对方公司的培训业务。那位老板看到他后,嘲讽地说道,像你这样大学都没读过的,有什么资格给我们讲课?这句话让他深受打击,朋友想安慰他,请他喝酒舒缓心情。他却谢绝了朋友的好意:“不了,我还得回去看书、写作。”

朋友惊讶地说,刚受了这样的气,你还有心情看书?他回答说:“已经受了这样的打击,如果还不努力,就更被人瞧不起了。”之后,他坚持读书、写作,渐渐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后来爆火以后,上门找他寻求合作的人,络绎不绝。作家王世民在《思维力》里写道:“在你的价值未有效建立之前,不要浪费精力在圈子上,若自身没有交换价值,一切社交都是无效的。”

在你自身没有达到更高层次的时候,人脉是最不值钱的东西。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实力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谓的人脉,不过是优秀的副产品。当你优秀到了一定地步,人脉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作家连岳说过一句话:“不要担心没有人脉,要担心自己没有成长。”成熟的人,不是在他人身上使劲,而是在自己身上下功夫。真正高情商的社交,是用自己的能力,打通圈层的壁垒。就像奥黛丽·赫本说的,我不去追逐月亮,我要让月亮奔我而来。

 

来源

ID:dongjian|作者:muye

《遇见》栏目投稿邮箱:apllo@qq.com

0.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