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暑,筑牢夏日健康防线
在炎炎夏日,骄阳似火,高温天气频繁来袭,中暑这一健康隐患也随之悄然临近。中暑可不是小事,它会对我们的身体造成诸多不良影响,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了解中暑的相关知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中暑,其实是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热量过度蓄积而引发的急性疾病。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先兆中暑时,身体会发出一些信号,比如我们会感到口渴、多汗,还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此时体温正常或只是略有升高。若没有及时处理,就可能进展到轻度中暑阶段,除了上述症状外,体温会升至 38℃以上,还会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或皮肤湿冷的情况。而重度中暑最为危险,患者可能出现热痉挛、热衰竭甚至热射病,会有意识模糊、抽搐、昏迷等症状,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极高。比如在一些高温作业场所,如果工人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就容易引发重度中暑,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多了解中暑知识,为自己的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不同人群在中暑的风险上存在明显差异。像户外工作者,他们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体力消耗大,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严重,中暑风险显著增加。比如建筑工人,在高温的建筑工地,顶着烈日工作数小时,就很容易中暑。还有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体温调节能力弱;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高温耐受性差。慢性病患者由于身体代谢和调节功能受限,也更易中暑。肥胖人群体内脂肪较多,散热相对困难,在高温时更易出现热量蓄积,引发中暑。所以这些高危人群在夏日更要格外注意防暑,提前做好预防措施,避免中暑的发生。
中暑的发生并非毫无预兆,而是有迹可循。当我们在高温环境中,若出现大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及发麻等情况,就要警惕了,这很可能是中暑的先兆症状。此时,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加重,比如体温升高、出现意识障碍等,就要考虑是更严重的中暑情况了。我们要及时识别这些症状,一旦发现异常,迅速采取措施,防止中暑进一步恶化,保障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