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兽面纹青铜鼎

新华网客户端 | 2022-05-10 09:43

鼎,煮食器与盛食器,用来烹煮和盛放肉类,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锅。作为贵族进行宴飨、祭祀等礼制活动最重要的礼器之一,青铜鼎是古代社会统治阶级制度和权利的标志。“鼎”字也被赋予了“尊贵”“显赫”“盛大”之意,“钟鸣鼎食”,“一言九鼎”,“大名鼎鼎”等这些成语也都反映了鼎与地位、权势的关联。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鼎出土于夏晚期的二里头遗址。鼎的使用时间很长,基本贯穿了整个青铜时代。鼎的形式很多,大体上有圆鼎和方鼎两种:圆鼎两耳三足,方鼎两耳四足。

商兽面纹青铜鼎,商代中期,出土于安阳市郊区三家庄村。1964年12月,河南省安阳市北郊乡三家庄大队社员在平整土地时,发现一个内藏八件商代青铜器的窖穴。这件兽面纹青铜鼎就是其中的1件。

该鼎口径17.1厘米,腹围46.7厘米,高23厘米,腹深10厘米。大口微敛,侈沿,立耳,最大腹径在上部,圆底。底部有人字形铸痕。锥足中空,外撇,腹饰单层兽面纹三组,上下饰连珠纹,底部有烟炙痕。锈蚀较严重,该鼎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相对于二里岗期早商文化锥足鼎,腹部稍浅,锥足增高,而晚商殷墟时期锥足鼎又较少见,兽面纹虽没有殷墟时期繁缛复杂,但也算精美,是研究商代中期青铜鼎的形制和兽面纹饰的典型器物。

安阳是殷商文化中心,自殷墟发现以来就一直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研究商代历史和考古的重要地方。1928年殷墟的发掘震惊了世界内外,殷墟文化研究也成为了考古学界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随着1999年洹北商城的发现,又引出了中商文化这一重要文化概念。商代中期文化的提出把以郑州商城为代表的二里岗期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衔接了起来,商文化从早到晚三个阶段的文化面貌变得清晰起来。

安阳博物馆藏有商代中期青铜器共10件,其中8件为1964年三家庄村窖穴出土,2件采集于三家庄和董王度村,均为洹北商城范围内,正是研究洹北商城都邑性质的实物资料。这批商代中期青铜器不仅有容器,还有生产工具和兵器,组成了一个完整器物组合,不仅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对研究中商时期的社会生活也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安阳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