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科技先锋团|遵义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坚守疾病防控一线,做人民健康的守护神
柔肩担重任,智勇绘新篇
绘科技蓝图,展巾帼风采
贵州省妇女联合会&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团队简介】遵义市疾控中心检验科是疫情防控和健康危害因素检测的“火眼金睛”。团队共有20人,其中女职工15人、党员10人。这群优秀的巾帼队员长期坚守疾病防控科研一线,近三年成功申报省科技厅自然基金课题2项,市科技人才团队建设项目1项,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2项;发表科研论文共计30余篇,其中SCI、EI、ISIP收录或国家一级刊物7篇,核心期刊10篇,其他期刊13篇。团队坚守疾病防控初心,不辱使命,精准检测,在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暴发疫情处置和日常检测工作中充分发挥“一锤定音”作用,为全市守护人民健康做出了应有贡献。
奋勇逆行,全力以赴战“疫”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凶猛,该团队率先在全市开展新冠核酸检测,期间有的同志父亲病重逝世仍坚守一线未能陪护;有的同志由于高强度、高负荷致使不幸患上甲状腺肿瘤,但仍未退出战斗;几位年迈的女同志主动请缨半夜运输检测试剂耗材。为了节省防护物资,检验科全体同志经常顶着饥饿在实验室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为了与病毒抢时间,日日夜夜“以凳为床”,“以实验室为家”,轮休制24小时开展应急检测工作。
遵义市疾控中心迅速成长为全市核酸检测的指挥中心,在多个疫区和一线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检验科同志不仅在工作中勇于担当,还在检测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团队开创了省内首家市级部门新冠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圆满完成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新冠病毒感染平稳转段,为病毒感染溯源、变异监测和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
精能强技,锤炼过硬本领
科室同志共同努力,正德精业,不断推进实验室建设,2003年建立了全市麻疹唯一的网络实验室;2007年建立遵义市唯一的艾滋病确认实验室;2008年启动开展全市饮用水检测工作,保障了老百姓饮用水安全;2009年筹建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成功引进分子诊断技术、流感病毒分离及鸡胚分离技术;2010年首次开展全国食品风险监测检验工作,带动县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在全省率先开展了食品风险微生物致病菌检测工作;2014年实验室准确检测出并经国家流感参比室复核认可的全省第1例人感染禽流感H7N9病例;2015年成功引进结核线性探针检测技术;2020年及时筹建了新冠核酸检测PCR实验室;2021年加入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网络实验室;2022年建立新冠病毒全基因测序实验室;2023年成为国家呼吸道病原菌监测和城市污水监测哨点实验室。
团结协作,展现良好作风
全科同志不计个人得失,精诚团结,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检验队伍。近三年参与了全市医疗机构和县级疾控机构新冠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建设指导、现场督导、实地验收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备案工作,组织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操作技能培训近1000余人次,全力当好疫情防控的“守门人”。为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团队重点强化实验室检验检测能力,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方法,目前实验室获得检验检测相关资质认定项目总数达到 1303 项,其中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CMA)1092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 100项,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 111 项,通过项目数位居全省前列。
勇争一流,工作成绩优异
2013年、2017年在全省寄生虫检测技能考核中获团体二等奖;2016年获贵州省流感鸡胚分离工作成绩突出奖;2017年获全省应急技能考核实验室第二名;2019年获“全国农村饮用水监测十年先进集体”。此外,科室1名同志被评为2018年全省三八红旗手及2020年贵州省先进工作者,3人获2018年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质控考核优秀个人奖,两名同志2019年、2020年分别获省级、市级百优医生称号。2022年科室荣获贵州省“三八红旗手集体”称号,2024年荣获贵州省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2024年荣获贵州省第一届职业病防治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科技创新·巾帼风采》
由贵州省妇女联合会特约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