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维修刺客” 需明码标价!

动静原创 | 2022-09-02 14:02

如今家电维修行业“价格不公开”、“价格欺诈”行为也是时有发生。一些“山寨”网点,为了能够赚取更多的高额利润,刻意夸大家电故障的严重性;对于一些配件的更换,维修店的收费也是五花八门,材料费、维修费、上门费等,更有甚者,本着“没病小修,小病大修”的规则过度维修;由于家电产品结构复杂,涉及的专业知识也比较多,消费者在家电维修的过程中往往处于非常被动的位置,更容易被部分维修店乱收费。近年来,有关家电维修的申诉举报一直在全国商品类申诉举报中“名列前茅”。

那么如何规避风险呢?首先,消费者要了解相关政策。早在2012年起施行的《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第五条明确规定,“家电维修经营者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营业执照,明示服务项目和家电配件的收费标准、质量规范、质保期限以及投诉电话”。

消费者在搜索平台上去搜索维修网点的时候,尽量去找官方的电话和官方的网址。如果是维修人员上门的话,注意查看他的相关工作证件。如果接受了相关维修服务,保存好维修记录和索取相关维修凭证,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找到相关部门或者拨打12315投诉。

今年7月1日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施行,规定中明确,价格欺诈行为包含不标示或者显著弱化标示对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不利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

如今,维修服务不仅是整个家电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最后一环,也是所有家电企业赢得终端的关键环节。许多家电厂商和维修服务企业或许已经深刻认识到,服务已经成为市场盈利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