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顶上 首战告捷 贵阳供电局驰援海南抢险完成第一批线路主线修复
“更换113根、修正201根电线杆,对55处断线、304处导线脱落重新接线,清理10处树障,更换11台变压器以及数量不等的避雷器、刀闸、拉线……从9月9日至今日,我们所承担的第一批8条10千伏供电线路主线修复工作全面完成,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马不停蹄‘转战’涉及每家每户用电的低压部分修复。”
9月13日,南方电网贵阳供电局驰援海南抗灾复电青年突击队队长袁禾组织青年突击队队员,继续发挥不胜不休精神,加快向用电末端线路发起抢修攻坚。在贵阳供电局首批支援海南文昌台风抢险的424人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了近一半,他们奔赴在各个线路抢险第一线,无人机巡检、放线拉线、爬杆抢修……他们均是主力军。
“可能是被太阳晒得有点眩晕,我蹲着休息一下。”9月11日,文昌市文城镇10千伏迈号线湖德支线抢险现场,25岁的陈涛红着脸,蹲在路边草地上,两眼直视地面,时而睁开,时而闭上,右手时不时将挂在脖子上的毛巾用来擦去脸上的汗滴,毛巾已湿透。之前的半小时,运输导线的车辆赶赴现场,陈涛与工友们一道在吊车帮助下,顺利将重达数吨的导线移下车。由于台风影响,附近电线杆上的导线已断裂,要让周边村寨的数百户村民尽快恢复用电,重新架线必须提速。而要想架设好一条新线路,除了把新的导线运送到现场后,还需要有工人将沉重的导线卸下,然后将卷成一捆的导线拉出来运送到每一根电线杆处,再用滑轮将导线托举到赶上,最终为早早爬上电线杆的施工人员安装到位提供保障,这个过程统称为放线。
短暂休息5分钟后,症状好转的陈涛站起来,与其他7名工友一道,投入到放线工作中。由于现场两根电线杆之间的距离在50米上下,每根电线杆高度也有10余米,陈涛与工友为了省力,放线时会时不时根据相互的默契齐声喊着他们自己独有的“号子”:再来一点,一、二、三,再来一点,一、二、三……。
又经过半小时,周边8根电线杆所需导线全部放线到位,身处电线杆上的施工人员早已做好准备,迅速投入到导线安装工作中。而在导线下方的陈涛也没歇着,他与今年27岁,同样年轻的青年突击队队员胡飞用背包装满了矿泉水,奔跑于数百米长的线路沿线,用滑轮绳子,将矿泉水送上杆顶,为顶着日晒干活的师傅们解渴。
“现在是抢险嘛,我们工作快一点,老百姓恢复用电也会快一点。”陈涛说。
从11日清晨6点到当日傍晚,通过陈涛、胡飞和其他106名抢险队员的“拼”与“抢”,新架设导线2112米,校杆58根,恢复拉线1组,绑扎导线123根,原计划于9月13日完成的10千伏迈号线主线抢修工作提前两日完成。
通讯员:杨志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