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首次举办浮世绘展 | 赵堂伟:异域同绘,每一幅版画都是民间生活的讲述者

孔学堂公众号 | 2020-08-30 09:01

“身外浮华尽闲物,尘世无人知此景。”8月31日,由孔学堂艺文馆与北京春秋版画博物馆合作,共同推出的“浮华尘世”日本浮世绘经典作品展,将在贵阳孔学堂中化国际研修园孔学堂艺文馆开展,届时,百余幅浮世绘精品画作将首次亮相贵州。

“浮华尘世”日本浮世绘经典作品展

展览开幕之际,北京春秋版画博物馆馆长赵堂伟先生接受了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记者的专访,讲述其浮世绘情结与收藏之路。

1万余幅藏品记录近30年收藏之路

“这次我们带来了120余幅浮世绘版画作品,其中有部分版画已有200百多年的历史。”赵堂伟先生告诉记者,展示出的浮世绘精品,皆为北京春秋版画博物馆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潜心收藏而来。

北京春秋版画博物馆馆长赵堂伟先生

“印象中,还是小孩的时候就喜欢收集中国的年画、连环画,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从中国的传统木板年画历史中接触到日本浮世绘,就开始收藏浮世绘作品。”

近30年的收藏之路,赵堂伟先生的收藏足迹遍布了日本、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地。目前,春秋版画博物馆已陆续收藏了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现当代版画、日本浮世绘等藏品1万余幅(张),以及印版、书票、书籍、文献、手稿、等3万余件。“这些作品中,有数百件江户时代的画作,时间跨度近300年。”

赵堂伟先生(左三)介绍浮世绘作品

“这些作品多是浮世绘各个时期的精典之作。”赵堂伟先生表示,浮世绘大多是画工、刻工、印工三者相辅相成的艺术作品。在他的收藏中,集合了20余位日本浮世绘各个历史时期代表人物的作品,包括浮世绘三大家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以及东洲斋写乐、丰原国周、溪斋英泉等日本著名浮世绘画家的精品画作。

每一幅版画都是民间生活的讲述者

关于版画的历史,赵堂伟先生介绍说:“中国的木版年画与日本浮世绘有着深厚的渊源和紧密的联系,这种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逐渐被引入日本,被日本艺术家吸纳、演变成表现日本世俗生活、百姓饮食起居的民间艺术——‘浮世绘’。”

葛饰北斋画作《神奈川冲浪里》

浮世绘作为日本江户时代的风俗版画,其题材取自市井生活、人物百态,以及自然风景等各种主题的时代景象,刻画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民俗风情。“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民众生活习俗的生动写照,也是大众文化传播的重要文艺载体。”

“以此次亮相展览的葛饰北斋画作《神奈川冲浪里》为例,画作描绘的是神奈川附近的海域汹涌澎湃的海浪,浪里有三条奋进的船只,英勇的船工们正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进行着惊险而激烈的搏斗,表达了人们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秦风画作《女优》

此外,还有高桥松亭的《富士山》《乡间冬景》、秦风的《女优》等精品浮世绘画作将亮相“浮华尘世”日本浮世绘经典作品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到浮世绘这一日本美术的灵魂代表。

“这是我们第一次将这些藏品带到贵州,甚至是西南地区,就希望能够让更多的朋友了解版画艺术,了解浮世绘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赵堂伟先生说。

记者:李桢


【直播预告】

溪山翰迹|“浮华尘世”日本浮世绘经典作品展

 直播时间:2020年8月31日14:30

直播地点:贵阳孔学堂


浮世绘,日本的风俗画,版画,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演剧的艺术形式,其独特的色调与丰姿,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究其源流,可追溯到隋唐时期的门神画及后来的年画,从630年的盛唐开始,日本不断派出大批遣唐使者及留学生前往中国学习,形成了庞大的唐文化圈,为中国文化艺术在海外的传播及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孔学堂自创建以来,本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发展理念,成功举办了“世界的孔子国际漫画展”“2017环太平洋·加拿大本拿比中国贵阳国际友好城市艺术展”“王阳明国际漫画展”“塞万提斯与唐吉坷德国际漫画展”等重要的国际展览,较好的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世界融合与交流。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浮世绘这一艺术形式与中国文化的渊源,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拟举办此次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