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独山 | “一码贵州” 助力黔货出山
“大家加把劲儿,辛苦一点,客商们还等着要葡萄呢!”
“采摘过程中要轻拿轻放,每个框要装够斤数!”
……
一大早,家住影山镇黄桥村的果农吴田金在自家葡萄地里忙得不亦乐乎,采摘、修剪、搬运,每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他告诉记者,今年的葡萄销售模式与往年有着极大不同,客商线上下单,果农线下配单,产销精准对接,新模式打开了葡萄销路的新局面。
“通过‘一码贵州’平台,给我们带来了广西客商,每天葡萄销量达到三万斤左右,葡萄不愁销路咯!”正在采摘葡萄的吴田金一边将葡萄码放在果框里,一边高兴地说。
吴田金正在修剪葡萄
吴田金口中提到的“一码贵州”,其实就是智慧商务大数据平台,主要由信息采集平台、一站式购物平台、数据管理后台三大板块构成,通过资源汇聚,打通产供销流通环节,实现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四流合一”,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我们在外地通过‘一码贵州’平台就能提前了解葡萄情况,在网上下单确实省了不少事儿。”水果采购商皮先生今天到黄桥村收购了两万多斤的葡萄,据他介绍,这批葡萄将拉到广西和湖南销售,当地的消费者十分青睐独山出产的葡萄。
装车
影山镇黄桥村是该县葡萄专业村,种植葡萄的历史已有20余年,每年一到葡萄成熟季节,满山遍野的葡萄缀满枝头。如今,得益于“一码贵州”平台,这里的葡萄销路更广、价格更高。
颗粒饱满的葡萄缀满枝头
“黄桥村七千多亩的葡萄成熟以后,品相好的果子客商们收购卖鲜果,剩下的尾果收购去酿制葡萄酒,仅是三天就收购了十五万斤,群众们的腰包是越来越鼓了!”谈到“一码贵州”平台带来的好处,影山镇黄桥村党总支副书记、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长文际培频频点赞。
近年来,独山县供销社积极创新服务三农模式,持续加大产销对接力度,通过“一码贵州”平台,将本地特色农产品汇聚起来,形成了“服务中心+云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供销一体化体系,助力黔货出山。目前,独山已对接茄子、豇豆、茭白、蜂糖李等各类农特产品销往贵阳、广西、湖南、西安、上海等市场,销售额累计突破180万元。
果农辛勤采摘葡萄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产销对接力度,不断拓展销售渠道,确保农产品产得出、消得掉、价格好,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助推乡村振兴。”独山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成员陈薇先说。
新鲜采摘的葡萄
作者:韦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