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歌声与微笑》歌声背后的故事

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 编辑:罗皓南 | 2019-08-18 16:54

《歌声与微笑》背后的故事

《歌声与微笑》背后的故事

00:00 / -

《歌声与微笑》是由谷建芬作曲、王健作词,深受广大青少年儿童喜爱的一首活泼向上、朗朗上口的少儿歌曲,是几代人共同的美好回忆。然而起初《歌声与微笑》这首歌并非只是一首单纯意义上的儿童歌曲,音乐背后还隐藏着许多有趣的小故事。

(词作家:王健)

1986年8月,词作家王健收到一封约稿信,请他为将要举行的第一届上海电视节创作一首主题歌,经过一番认真思量,王健把一首名叫《歌声与微笑》的歌词从北京的东四邮电局发去了上海。

几天后,王健到老朋友曲作家谷建芬家去串门,看见谷老师的钢琴上摆着《歌声与微笑》的词谱。谷建芬解释说,上海电视台寄来许多首歌词,请她选一首谱曲作为电视节的主题曲,自己精心挑选,最后挑中的是这首《歌声与微笑》。王健听了哈哈大笑,她忍不住泄漏了词作者就是自己的秘密,谷建芬听了连声说道:“这真是天赐良缘啊。”

(作曲家:谷建芬

谷建芬老师后来回忆说:“当时上海电视艺术节要征集一首主题曲,然后我就在那个报纸的清样里面找,当时里面有几十首词的清样,没有作者的名字,我就选了这首《歌声与微笑》。谱完曲以后上海方面就选中了,来年的六一儿童节,央视银河少年合唱团演唱之后,这首歌才正式推向社会,变成了孩子们专利的一首歌曲。”

1986年12月,在第一届上海电视节开幕式上,上海小荧星儿童合唱团演唱的这首《歌声与微笑》作为其中一个演出节目,首次亮相就引发了不小轰动。这首曲调欢乐的儿童歌曲表达了孩子们把爱和友谊传递到每个角落的心情。

1989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童声合唱的《歌声与微笑》再次引发全国观众的称赞,《歌声与微笑》的旋律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全国人民所喜爱的少儿歌曲,并被载入中小学音乐教材。2007年11月,“嫦娥一号”搭载着《歌声与微笑》进入到月球轨道,把孩子们的“歌声与微笑”从地球传到了浩渺的宇宙外太空。


70年,70首歌曲,70个记忆,记录着民族复兴的脚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用歌声迎接未来。V-FM106.2贵州都市广播主持人刘畅,带你听见歌声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