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案 课后服务促成长——遵义市红花岗区课后服务精彩纷呈

贵州广播电视台《贵州教育》栏目 | 2021-12-09 17:38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今年秋季开学,遵义市红花岗区教育体育局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启动课后服务,指导各校制定了“一校一案”,7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生从开学第一天便享受了课后服务。

课后服务主要采取“5+2”模式,即每周开展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推行“1+1+N” 服务,“1+1”为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和开展体育锻炼,“N”为参加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重在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

遵义市老城小学开设了“培根”“护苗”“花艳”为主的“百花课程”,在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后,在中国民乐、民间舞、红色宣讲、京剧、红色剪纸等特色课程中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

百花课程

遵义市长征小学将课后服务与少年宫活动深度融合,让服务“有声有色”,在图书室、运动场、专业活动室等场所开展书法、美术、音乐、体育等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多元有趣的课后服务。

红花岗区第十一小学开设了“七彩”课程,彰显“鲤跃龙门 七彩人生”校园文化,以“让师生闪耀理想之光”为前进动力,扎实做好“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1.png

1.png

在第2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之际,红花岗区第十四小学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全校师生观看经典作品诵读培训,在3-6年级开展经典诵读和书法练习活动。

经典

传统

     

红花岗区第七小学创新作业管理模式,展现多元评价体系。一是语文教研组突出个性化与自主性。语文科紧扣“减负”“提质”两大主题,依据学情创新作业设计二是数学教研组彰显灵活性与层次性。数学老师让学生读数学、做数学、开展思维导图的评比分享,将作业设计游戏化、生活化、实践化、趣味化,做到“趣味减负”。三是英语教研组集聚趣味性与开放性,英语科组设置了“巩固基础类”作业与“优化创新类”两大类作业。

1.png

1.png

遵义市第七中学秉承着“七彩教育,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以多元个性化课程建设为抓手,以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为路径,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使学生兴趣爱好在课后服务中得到充分“滋养”。

1

 成长

课后服务有力地解决了部分学生家长接送难、监管难、辅导难等问题,突出了学校作为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为扎实推进课后服务,遵义市红花岗区教育体育局将加大督促指导力度,让这一民生事真正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