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线上答辩!全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评选落幕
5月10日,由贵阳市教育局主办、贵阳市电化教育馆承办的2021年贵阳市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评选落幕,部分优秀作品还将代表贵阳市参加省级竞赛。据悉,该活动是首次采用线上答辩的形式进行。
据了解,本次活动以“实践、探索、创新”为主题,包含了数字创作、程序设计、创客、人工智能、机器人五个大项目,并面向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含中职)学生开展。 活动旨在通过鼓励学生在创作、分享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培养探究研究精神,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全方位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经各区(市、县)推荐,本次活动共收到市级参评作品570件,其中数字创作项目295件、程序设计项目102件、创客项目38件、人工智能项目42件、机器人项目93件。
“为什么要用红外线来做传感器?”
“螺旋爬梯灵感是怎么来的?”
答辩现场,由“贵阳市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家库”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科教师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分组对创客、人工智能、机器人三大项目进行评审,推选优秀作品参加省级竞赛。线上答辩结束后,评审专家们表示,答辩主要是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应对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以及学生对编程的灵活运用,整体而言,参加线上答辩的学生表现都良好,充分展示了我市学子信息素养能力。
据悉,此前,专家组已对数字创作、程序设计、创客、人工智能、机器人五大项目进行了集中评审。每个作品由3位评审专家独立评审打分,最终成绩为3位评审专家的平均分,作品最终成绩经管理员复核无误后,据此排名按比例确定获奖名单,并将颁发获奖证书。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省电化教育馆关于举办贵州省2021年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的通知》,“数字创作”、“程序设计”项目将根据全省上报作品情况,直接评选出省级一、二、三等奖。而“创客”、“人工智能”、“机器人”项目竞赛活动也将同时举办,并视全省参赛队数量及竞赛情况评选出省级奖项,同时推送优秀参赛队代表我省参加第二十二届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
据介绍,该项活动已在全市开展多年,不仅逐步提升了全市师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全市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与发展。
来源:贵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