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我们正青春|三江源的生态保护队
2023·我们正青春,聚焦各行各业为祖国建设奋斗的青年奋斗者,记录他们立足岗位、挥洒青春的精彩历程。关注青年一代在国防建设、医疗卫生、社会服务、消防救援等领域做出的成就,诠释“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的新时代中国青年。今天请收听第十一期《三江源的生态保护队》。三江源头,绿水青山,万物生长。在这里,有一群可爱的年轻人心怀理想和信念,将青春写在土地上,他们就是——三江源生态保护队。


草原雪豹少年郎
飞檐走壁捕捉雪豹影像
2019年,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三江源开展生态保护工作,旨在用科学的方式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团队里最年轻的成员之一,藏族小伙巴丁江措主要负责野生动物科学监测的工作。25岁的他,仿佛雪豹一般矫健的少年郎,常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上。他放置红外相机,通过相机定点监测调查、追踪雪豹。
为了提高成功拍摄雪豹的可能性,巴丁江措和他的伙伴香巴文秀会常常选择在雪豹出没频繁的时段出发,也就是冰雪尚未融化的时候。他们需要深入人迹罕至的危险禁区,除了克服严寒天气和陡峭的山坡所带来的困难,在放置红外相机的过程中,巴丁江措和香巴文秀还随时会有遇到棕熊的生命危险。但为了能够获取雪豹的影像,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收集雪豹的活动轨迹为生态研究提供了有力依据,保护机构在此基础上,对雪豹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从而维持三江源地区生态链的平衡。
“最美”湘妹子
远道而来恢复青青草地
与巴丁江措不同,湖南姑娘戴胡萱是远道而来的“客人”。因为被藏区的人文风景深深吸引,毕业之后,她毫不犹豫地放弃大城市的工作,加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成为三江源的一名生态保护者,保护这里的青青草原。
当戴胡萱真正走进三江源,却发现这里的草场退化十分严重,有些地方甚至成了“黑土滩”。为了改善草原的生态环境,戴胡萱劝说不愿加入种草计划的牧民,改变牧民的固有观念,实地教学高原撒种,提高牧民环保意识并传授科学种草知识。
短短四年的时间,戴胡萱和小伙伴们成立并运营了160平方公里的嘉塘保护地,恢复退化草场900亩,吸引更多人参与生态保护。同时,在她和队友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牧民加入了制作手工艺品的行列,极具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提高了牧民们的收入,让牧民们摆脱了单一的畜牧业生产模式,用全新的产业激活了这片草原的经济,改变了这里的生活。
憨厚生态管护员
守护万物生灵
在越来越多的生态保护者的努力下,三江源生态环境得到质的飞跃。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后,许多当地牧民带着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从牧民转型为生态管护员,守护着这里的万物生灵,哈西才仁陈来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生态管护员来说,水源保护至关重要,哈西才仁陈来和队友们每个月都要巡一次山。运气不好时,总会遇上大雪。他们除了要解决最常出现的陷车问题,还面临着积雪导致的车辆难以行走的麻烦,陷车、夜宿野外俨然成了家常便饭。他把巡护当作日常生活,用厚厚的日记本记录下当地的生态变化。在日积月累的观察之中,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生态保护专家。
争做新时代青年党员
不忘初心勇担当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三江源生态保护队的共同努力下,当地的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了野生动植物的天堂。这里不仅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也将会是越来越多青年党员们梦想开始的地方,相信未来在三江源生态保护队的带领下,会有一批又一批的生态保护者扎根此地,怀揣着理想和信念,为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贡献青年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依靠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在保护生态环境上,我们义不容辞。“强国有我,请党放心”,让我们共同携手前行,共同守护这颗蓝色星球!
(来源:湖南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