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印迹丨平坝区天龙村: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
村史是一个村庄的文化记忆,也是乡村发展的根脉所在;村事是一村一户的生活写照,也是一域一地的发展剪影。今年,贵州省启动“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征集”主题宣教活动,以行政村为单位,在全省范围内深入挖掘整理村史村事,旨在为贵州立心、为发展赋能,记录展示我省厚重丰富的乡村文化和发展成果,推动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9月1日起,动静推出“乡愁印迹——贵州村史村事”专题专栏,以村史村事为起点,深入挖掘和呈现村庄的文化内涵,和读者一起寻找丰茂的乡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
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天龙村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坐落在天台山和龙眼山山脚,黑寨河和后街河穿村而过,寨前田地阡陌纵横,天龙村有被誉为“石头建筑绝唱”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台山伍龙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屯堡村寨。
天龙屯堡古镇
公元十四世纪中叶,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钦令颍川侯傅友德将军率30万大军征南,一举剿灭梁王,平定西南边陲。战事平息后,为“永固江山”,朱元璋采取“屯田戍边”政策,建立“卫所制度”,并将这些军士及其眷属留驻贵州,屯戍于此,至今已600余年。
走在天龙村,一砖一瓦都是古老气息,这里的民宅用材最大的特点是石头的广泛应用。“石头的瓦盖,石头的房,石头的街道,石头的墙,石头的碾子,石头的磨,石头的碓窝,石头的缸……”这一描述,在天龙村真实可感。
古镇古巷
地戏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盛行于明朝,如今在屯堡得到了保存和发展。天龙屯堡内的演武堂是现代居民表演和欣赏地戏的场所,早在明朝,这里曾是演习武艺的场所,今天的人们仍可以在这里欣赏到与金戈铁马、征战立功故事有关的地戏表演。
地戏
除此之外,天龙村狠抓乡村环境打造,让乡村的面貌和功能与时俱进。目前,基本实现组组通道路硬化率、自然村寨路灯覆盖率、自来水入户率、村庄街道保洁率等“十个100%”,相继获得“全国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小康建设明星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等荣誉。
天龙村如同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到古代的文明中,除了古老建筑,这里的传统服饰、古河道、古树、天龙学堂和屯堡美食等,都沉淀了几百年的历史。
天龙村一角
文旅融合促发展。近年来,天龙村深入挖掘屯堡文化,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一条以文旅融合促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在天龙屯堡旅游区,游客流连,或给古朴建筑拍照,或与树下纳凉的当地人攀谈……“文化底蕴+现代文明”成为天龙村的旅游特色,走到聚光灯下的屯堡居民,也逐渐将文明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展与文明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