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园之城 推窗见绿

动静原创 | 2022-08-16 16:45

黔中腹地,森林之城,如此惬意的场景,除了得益于咱们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之外,还有贵阳因为知绿、护绿、懂绿而为我们打造的“千园之城”。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贵阳作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为“千园之城”的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先天优势。去年以来,贵阳市坚持“公园城市”理念,充分挖掘CBD、社区等区域的公共空间,为市民带来更好的开放式城市公园体验。

这些小地块、小绿地、小转角等被有趣地统称为“口袋公园”,通过对城市小面积地块的充分利用,让我们能在大城市中享受“小生活”,将“城市中的公园”升级为“公园中的城市”。

截至目前,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2014年的10.95平方米提升到2022年的14.09平方米。在“千园之城”建设过程中,贵阳市聚焦城市布局及市民需求,因地制宜打造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五位一体”的城市公园体系。

不同的公园功能各异、各具特色。而在千园之城基础之上,各类主题公园的融入更是丰富了咱们筑城公园生态的独特内涵和意义。今年7月11才正式落地的贵州省首个林长制主题公园,它就落地在我们贵阳长坡岭国家级森林公园内。主题公园内设置了政策宣传区、科普宣教区、成果展示区三个功能区,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对“林长制”的知晓度。

2020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

一年多来,全国各地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贵阳的“林长制”主题公园是通过设置标识标牌、宣传栏等形式,开展生态文明思想、林长制政策、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政策等宣传,让市民在公园游览过程中形成爱林、护林、兴林的良好氛围。

这可不是贵阳唯一的主题公园。贵阳自从“千园之城”建设推进以来,各类公园数量飞涨,主题公园既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空间,也是一种休闲娱乐产业。

2021年9月,云岩区创新工作思路,致力创建一批集国防教育宣传、双拥工作展示、休闲娱乐活动等为一体的双拥文化公园。

双拥文化公园是在原有山体公园的基础上进行双拥元素的植入,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在双拥文化公园内的军史长廊上,可以扫码观看解放军十大著名战役的相关视频,再次回到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先辈们的初心使命。

截至目前,贵阳市已连续8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贵阳市大力开展主题拥军活动,同时结合各地双拥历史、红色传统等,打造一批双拥主题文化广场、街道和公园,营造浓厚的双拥氛围。云岩区的双拥文化公园坐落于未来方舟雀翎公园,占地3万余平方米,在自然景观中,设有多个主题景观区域,采用立体雕塑、平面展示、互动教学等形式,擦亮云岩区的双拥名片。

土地森林资源是主题公园的物质基础,从城市生态环境来说,主题公园有助于促进生态城市的发展,从城市文化建设来说,主题公园逐渐成为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增强城市的文化辐射力,丰富城市的文化内容。在爽爽的贵阳,千园之城,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还有各类内涵丰富意义深厚的主题文化,这就是公园中的城市,带给我们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