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这个部省重点实验室落户贵州省农科院揭牌
近日,农业农村部喀斯特山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揭牌仪式在贵州省农科院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九三学社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万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马有志,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卢熙莎,省农科院党委书记范永海,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维佳及相关处所负责人出席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现场
当天,农业农村部喀斯特山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授牌暨学委会成立仪式在省农科院创新大楼召开。
农业农村部喀斯特山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揭牌暨学委会成立仪式现场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吴康云结合省农科院山地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优势,介绍了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情况,明确实验室未来的研究方向:一是通过对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精准鉴定、材料创制,深入挖掘西南农作物种质资源所蕴藏的优势基因。二是聚焦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目标,利用生物育种策略,创制聚合优势目标性状的新种质,培育适合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需求的新品种并集成配套高效栽培技术。三是围绕高产高效、环境友好、抗病、宜机收等重要性状,深入开展遗传基础研究,规模化鉴定出控制重要性状变异的关键遗传区段、基因和功能性标记。四是聚焦生理生化指标,揭示重要性状发育与调控网络,实现充值创新与育种利用。
通过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进一步提升科研产出效率。完成喀斯特山区特色作物种质资源表型、精准鉴定3000份,定位贵州喀斯特山区特色作物优异性状关键遗传区段150个,挖掘优异性状基因30个,开发功能性分子标记45个,克隆优异性状基因30个。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或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0篇,申请发明专利 10件,制定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创新利用技术标准(规程)5套,建立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库、分子指纹图谱库各1个,育成审定(登记、认定)喀斯特山区作物新品种58个。
万建民院士讲话
万建民院士对农业农村部喀斯特山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他指出,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已成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学科发展和培育的重要载体、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高地。希望农业农村部喀斯特山区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紧密围绕贵州省农作物种质资源需求,通过开展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在省农科院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树立新目标、新任务,发挥学科群优势,积极转化科技成果,推动贵州山区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院科研管理处、水稻所、生技所、旱粮所重点实验室相关团队成员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