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中的传媒力量·桐梓行|衫坪“三部曲”,吹响乡村振兴新号角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抓手,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遵义市桐梓县杉坪村紧跟时代步伐,谱好属于杉坪的“三部曲”,也吹响了乡村振兴的新号角。
“基础曲”——助力“上层建筑”发展
杉坪村,位于革命圣地娄山关之西北侧,距县城6.5公里、遵义市区64公里、重庆市198公里,兰海高速、川黔铁路、210国道等交通要道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的乡村,却在2014年以前是孤寂封闭的村子,只有一条机耕道与外界相连,且还戴着“国家扶贫开发二类重点村”的帽子。
(未修之前的杉坪泥巴路)
据杉坪村支部书记黄光明回忆到,过去的杉坪,就是几个烂坡坡,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下雨出门得带两双鞋,“要致富先修路”成为村民们的共识。
2014年3月27日,在杉坪村召开脱贫誓师大会,发起向贫困挑战、向落后挑战的冲锋号。党员干部及群众以“苦干大干一年,建成黔北第一生态村”为目标,修建、改建主干道,修建通组和连户路,村干部带头、村民自主参与,一条条硬化路连接了杉坪村每组每户。新修的柏油(水泥)路44.2公里,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户户通公路的目标。
(修成后的杉坪柏油路)
“道路通,百业兴”,2014年县里面提出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在杉坪人的“精气神”和干劲感染下,最终将示范点放在了杉坪。
道路通,经济“热”。修一段公路就能给群众打开一扇脱贫致富的大门,村干部带头发展旅游业,并在县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帮助下逐渐把杉坪村发展成4A级景区,一年就脱掉了“贫困帽”。
现在更是有黔北花海、低空滑翔伞、水上乐园、青少年拓展基地等数十种业态,可赏景可游玩,是黔北一大避暑休闲胜地。如今的杉坪村,目之所及皆是秀美风景,漫步乡间路上,赏悦花海静美、聆听夏日蝉鸣,可谓一步一景。
(杉坪村实现组组通公路)
以路兴产业、以路得民心、以路促旅游,一条条“最美农村路”编织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也串联起祖国的大好河山,而“最美农村路”也成为村民的幸福路、农村的致富路。
“产业曲”——激活乡村造血功能
曾经的贫困村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典范。在这个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种植户王刚以其勤劳和创新精神成为了杉坪村的一位杰出代表。
王刚在杉坪村租种了150亩土地,其中约70亩地种植烤烟,其余的则种植着蓝莓。据采访了解,今年该蓝莓种植园的蓝莓产量大约1万斤,产值约达20万。
(王刚在种植基地进行讲解)
(烤烟种植地)
(蓝莓种植园中蓝莓果实)
作为一位种植户,他已在田间地头摸爬滚打20余年,积累了丰富经验。同时,王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运用现代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土地耕作,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种植效率;采用无人机进行药物喷洒,精确投放农药,有效控制害虫,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种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减轻了农民的体力劳动,还提高了生产效益。
除了农业生产,王刚还将家中自建房改为民宿,通过多元的经营模式,为自己和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采摘园的游客不仅可以漫步于葱郁的蓝莓园中品尝新鲜的蓝莓,同时还可以参观烤烟种植区,了解烤烟的种植过程,领略乡村农业的魅力。
乡村旅游的兴起还推动了当地民宿和农家乐的发展。杉坪村的民宿风格各异,能够让游客感受到不同的农村田园风光,享受正宗的农家餐饮和地道美味。
“生态曲”——营造“天人合一”之境
黔北花海,又称杉坪花海,是贵州省内为数不多的四季花海之一,也是遵义最大的花海,位于遵义市桐梓县娄山关街道杉坪村。当地的村民因花而富,为花而乐。
(花海局部图片)
以前,杉坪村作为桐梓县娄山关街道的国家二类贫困村,产业单一,主要依靠传统农业,畜牧养殖和劳务输出,且山地多、耕地少,农民增收困难,生活水平较低。
2014年3月,娄山关街道在杉坪村召开大会,提出“立足自身”作为地处生态脆弱区高山贫困村的实际,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按照“农旅相生、景田相依”思路,发展乡村旅游。就此,杉坪村在政府的支持下建设起了如今的黔北花海。
地理位置便利、气候适宜、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是“黔北花海”的特色。花海的建设不仅成功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还为桐梓县对外的旅游名片添上一处靓丽风景,从而对外宣传助力乡村振兴。
(花海中的荷兰风车)
“黔北花海”于2015年建成,昔日荒山荒坡变成绿水青山,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花海四季有花,色彩斑斓、处处是景,黔北花海的壮丽景观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增加的游客量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产业消费,交通、住宿、餐饮等多方面的支出,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
杉坪村还具备乡村度假和生态康养的双重优势。杉坪村变成旅游景区,民房变成民宿,打造了桐梓县农旅一体化建设项目,让前来的游客有景看,有屋住。
目前全村共有乡村旅馆68家,床位5000余张,带动了村民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每到避暑盛季,村里大部分外出务工的人会提前回村经营自己家的民宿,接待来自四川和重庆的游客,而村里也逐渐出现了外地人的身影。“我年龄大了,在外打工找不到适合的工作,开民宿有了一份收入,现在靠着旅游吃饭,外地游客来避暑便会待上十天半月,这也增加了一份稳定的收入。”杉坪村村民黄先生说。
杉坪村里的杉坪景区内不仅有滑翔伞、山地车、玻璃水滑、星空露营基地、五彩滑道等娱乐项目,同时还坐拥万亩天然林地的开元芳草地乡村酒店,一体化的配套设施满足了游客需求。而每年的6月至8月,是民宿和农家乐的订购高峰期。
(当地村民自建房改建的民宿)
景区的发展衍生了许多服务型工作,如导游、景区工作人员、餐饮服务人员、保洁员等等,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其收入来源。景区负责人缪丽华提到:“我们这里是贵州省残疾人就业示范点,不仅增加了村民的就业机会,尤其是残疾人群的就业,还推动了乡村发展。”
(景区负责人缪丽华讲解)
(游客乘坐观光车观赏花海)
下一步,杉坪景区将不断增加业态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四季都有游客。通过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发挥乡村旅游的优势,开发建设景区一体化配套设施,结合当地良好丰富的生态资源,进一步推进农旅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乡村振兴的杉坪“三部曲”,不仅助推村民增收致富的步伐,还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农村面貌蝶变焕发更多活力,百姓生活幸福不止。乡村振兴的号角继续吹响,将不断描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