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高胆大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勇闯手术“禁区”,九旬老兵重获健康
“年轻的时候,我在战场上对抗敌人。如今又与疾病作斗争。感谢医护团队的精心救治,你们是我最好的战友!”日前,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病区,90岁的老兵韦老出院前紧紧握着医务人员的手激动地说道。
原来,韦老一个月前因胆总管结石合并胆管炎,高龄且伴有多种并发症,入院时病情危重。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潘耀振教授团队联合ICU、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团队迎难而上,勇闯手术“禁区”,成功为其实施手术,让老人重获生命健康。
老人突患重疾,辗转求医
90岁的韦老,平时就患有肺部感染、营养差、主动脉硬化并附壁血栓形成等多种慢性病,一个月前突发上腹部疼痛,高烧、持续高烧3个小时,体温高达39℃,服用退烧药效果不佳,并且精神疲倦、食欲不振,在家属的陪同下,在附近医院检查后考虑胆总管结石伴低位胆道梗阻,胆石症,鉴于韦老高龄,且有多种慢性病手术风险太大,家属要求暂时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韦老的腹痛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加重,疼痛难忍,眼见着老人被疾病折磨的痛苦不堪,家属最终下定决心手术治疗。由于韦老年龄较大,当地医院认为手术风险极大,建议转院治疗,于是家属带上韦老慕名找到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潘耀振教授团队。潘耀振教授充分了解韦老的病史后,将手术利弊及风险告知患者家属,家属坚持想要积极手术治疗,于是立即安排其入院。
多学科协同作战,定制最优方案
入院后,主管医生姜智鑫积极为其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1、胆总管结石伴胆管炎;2、梗阻性黄疸;3、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3、PTCD术后;4、主动脉硬化并附壁血栓形成;5、双肾囊肿;6、肺部感染。姜智鑫表示:韦老90岁的高龄,心肺功能较差,营养状况不良,身体消瘦,围手术期病情变化快,手术治疗无疑是挑战医学“禁区”,麻醉及手术操作风险都很高。
“说实话,我们不害怕是假的,毕竟这么大年龄了。但是既然来了这,我就选择相信医生,我们愿意和医生共担风险。”韦老家属说。患者和家属都同意手术后,难题的接力棒就交到了医生手中。肝胆外科副主任王兴随即启动多学科会诊,经过肝胆外科、麻醉科、ICU、手术室、医务科等科室仔细讨论后,为韦老量身定制详细、全面的麻醉和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对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潘耀振教授团队来说,韦老要做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胆道镜取石手术其实难度并不大,难的是如何保证韦老平稳闯过麻醉、手术、术后康复等难关。
勇闯手术“禁区”,老人成功得到救治
经过反复的术前讨论和充分的术前准备,第二天韦老被推进了手术室。手术由潘耀振教授亲自操刀,麻醉科医师精准麻醉,手术室护士全程护航。他们强强联手,成功将胆总管结石取出、胆囊切除,术中无明显出血,创伤小,手术非常成功,经ICU过渡治疗一天后转回肝胆外科。术后,在肝胆外科护理团队运用快速康复管理及精心护理下,韦老的身体各项指标加快恢复,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了,术后第五天韦老身体恢复很好,没有任何并发症发生,现已出院回家休养。
出院时韦老的家属表示:“我父亲年纪这么大,你们还愿意为我们冒险,我太感动了。肝胆外科医护人员不仅手术做得好,热情周到,查房、换药、护理之余,大家都会和我爸聊聊天,亲切地叫他‘ 爷爷’,我爸听着很高兴。”
“当看到被疾病折磨的韦老时,我们内心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一定要尽全力救治这位‘最可爱的人’”潘耀振教授表示,患者和家属对医疗团队的充分信任,也给了医护人员巨大的底气和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肝胆外科将继续用先进的理念、精湛的技术、规范的方案,造福无数深受肝胆疾病困扰的患者,为广大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专家提醒:
1、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高龄以及超高龄患者越来越多,高龄并不是手术的绝对禁忌,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排除手术禁忌症后,仍然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2、高龄患者由于代谢率下降、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差、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等原因,术后恢复缓慢,需要加强术后护理,鼓励并协助其尽早下床活动,防止坠积性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3、患有胆结石等良性肝胆疾病的老年患者要及早就医,不要拖延至超高龄再就诊,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手术风险也会随之急剧增高,术后恢复也会比较困难。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肝胆外科成立于2008年8月,在学科带头人潘耀振教授的带领下,经过10余年的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成为贵州省专科医院中高水平的集临床、科研、教学于一身的明星科室。病房配备有先进的监护设备、腹腔镜、电子胆道镜、B超等仪器。目前科室医生1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3人,包括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3人,现有护士15人,包括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6人,护师4人,护士4人,其中肿瘤专科护士2名,三级营养师2名,静疗专科护士1人,护士中本科学历12人。科室开展了GCP项目6个,2021年成立了“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贵州省肝胆胰脾专业委员会”,2022年获“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岗”,2022年获批全国第一批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
科室特色:
自潘耀振教授担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以来,将多项治疗项目发展为省内一流的中心,并多次在贵州省电视台、贵阳晚报、动静贵州等知名媒体进行肝癌知识的普及及健康教育,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1、腹腔镜下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
潘耀振教授为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常委,一直在推行规范保胆手术,曾多次做客贵州省电视台进行推广。
2、中晚期恶性肿瘤转化治疗
在院内成立了肝胆胰脾肿瘤及腹部肿瘤组MDT,并在省内率先开展通过“局部+全身”,联合靶向、免疫等方式将一期不可切除肿瘤转化为二期可切除肿瘤并实施手术,使患者得到生存获益。
3、不可切除胆管癌光动力治疗
此为贵州省率先开展项目,已为多名晚期胆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做出了巨大的改善。
4、全彩3D打印在手术方案制定中的应用
目前已在院内成立3D研究中心,在复杂肝癌、胰腺癌、胆道肿瘤或者胆道结石等等手术方案制定上发挥了独到的作用。
5、国家癌症中心第一批“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试点单位”
目前贵州省仅3家单位入选,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为其中之一。本次入选标志着医院肝癌规范诊疗水平与能力建设得到国家权威机构和专家委员会的认可。
门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00
预约渠道:
搜索并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电话预约:
0851-86510256(医生办公室)
潘 耀 振
肝胆外科专家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肝胆外科主任,学科带头人。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贵州省肝胆胰脾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内镜微创保胆专业委员会常委
●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常委
从事肝胆胰外科临床及基础研究工作30余年,对肝胆胰脾良恶性肿瘤以及肝胆外科疑难危重疾病具有较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常规开展双镜联合保胆取石,腹腔镜下解剖性肝切除、门脉高压脾切除加断流、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先天性胆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胰腺假性囊肿空肠吻合术等。曾两次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王 兴
肝胆外科专家
博士,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科教科副科长、外科教研室副主任。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贵州省肝胆胰脾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移植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分会消化外科联盟
●西南分会理事
●贵州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
●贵州省医学会器官移植与外科感染学分会委员
●国际肝胆胰外科协会中国分会贵州省美刀专业委员会秘书
擅长肝胆胰脾肿瘤外科临床诊治,如开放性手术、腹腔镜手术、靶向、免疫等个体化综合治疗,并在终末期肝病、肝移植等方面经验丰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