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参阅信息丨贵州资本市场发展参阅信息(2025年第219期 总第595期)

贵州资本市场 | 2025-11-20 09:28

一、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持续推进。据《证券日报》报道,11月17日,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联合声明中提到,双方欢迎符合条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欢迎符合条件的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支持提升GDR和CDR在各自市场的流动性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德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水平。有关专家表示,从资本市场层面来看,这是中德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制度型合作的重要突破,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不仅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渠道,也为德国企业“走进来”创造了机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利共赢。

据统计,截至11月18日,已有23家A股上市公司在英国或瑞士成功发行GDR。其中,6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17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专家认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发行GDR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监管机构近年来持续推动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支持和宽松的市场环境为企业发行GDR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能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企业发行GDR可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三是通过发行GDR,中国企业能直面国际投资者,能提升国际影响力,有利于拓展海外业务或进行跨境并购;四是企业通过发行GDR引入国际机构投资者,有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治理水平,提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新规首例!仅用3天,证监会高效批复外资资格!据《证券时报》报道,近日,证监会公布了《关于核准华福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的批复》。核准华福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证监会11月4日接收该公司申请材料,当日受理,11月7日下达批复,全程用时仅3天。

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10月27日发布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与开户“一件事”《服务指南》。其中明确指出,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许可法定时限为10个工作日,承诺办理时限5个工作日。华福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新的《服务指南》实施后,首家递交材料后获批的合格境外投资者。证监会表示,《服务指南》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目标,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为原则,进一步优化、简化、整合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与开户环节各事项办理程序和材料要求,将有助于缩短外资入市流程和时间,降低外资运营成本,提升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投资运作便利度。

此外,中国证监会还配套修订了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办事指南,将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明确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审批实施5个工作日的承诺办理时限,对境外主权基金等配置型资金合格境外投资者申请实施“绿色通道”。

三、多元金融工具激活养老金融市场。据《证券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多地出台专项政策,明确金融工具在养老金融领域的赋能作用,以打通社会资本与养老产业的对接通道,推动养老金融加速向市场驱动转型。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护航,各地加速推进金融工具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实践探索,一系列创新模式接连落地,不仅让养老金融的“工具箱”持续扩容,更加速形成了“政策引导—资本赋能—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以资产证券化(ABS)为例,9月份,2025环球租赁1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可持续挂钩)成功设立,成为全国首单聚焦养老场景的可持续发展挂钩ABS,开创了融资租赁行业养老金融领域的新品类。有关专家表示,养老类ABS产品的成功落地,标志着我国养老金融正从传统债权融资为主的发展阶段,加速迈向资产证券化与权益投资并重的多元化发展新阶段。这一转型过程中,估值难与现金流稳定性不足仍是核心挑战,而破解难题的关键,在于将行业关注焦点从资产本身转向运营能力,通过构建收益平滑机制、设置与养老服务质量挂钩的KPI考核、完善风险对冲工具等市场化手段,把养老服务固有的长期性、社会性特征,转化为资本市场认可的可定价、可交易属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养老金融产品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推动养老产业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四、商品期货沉淀资金突破5000亿元关口。据《证券日报》报道,今年以来,多重因素推动商品期货沉淀资金持续走高。据统计,商品期货沉淀资金总量已突破5000亿元关口,较年初的3300亿元增幅超过五成;分品种来看,除黄金、铜、白银等品种沉淀资金一直较多外,碳酸锂、焦煤等品种成为今年以来的主力。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加剧,国内实体企业因避险需求提升持续加大在商品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力度;同时,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愈发多元化,部分资金转向商品资产寻求新机会;此外,期货市场创新发展步伐加快,新品种上市、交易制度优化等,提高了市场参与度和活跃度。

五、北京提振扩大消费迎政策利好,支持产业链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据《证券时报》报道,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12部门印发《金融支持北京市提振和扩大消费的实施方案》。在股权融资方面,《方案》明确支持消费产业链优质企业通过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融资。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投资,通过“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满足长周期消费产业融资需求。积极发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作用,加大对处于种子期、初创期企业的股权投资。同时,支持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拓宽资金来源,扩大消费信贷规模;并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与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开展合作,积极满足商户和消费者融资需求。

转载声明:

本栏目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来源贵州资本市场;本栏目发布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本栏目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本栏目所涉信息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做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本栏目信息引发的损失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