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音乐日历丨“中国梯”是什么?
音乐流过此间,故事起承转合。音乐日历,用音乐记录娓娓动听的人间故事!
音乐日历9.12
00:00 / -在珠峰北坡海拔八千六百米的地方,有一处三十米高、几乎垂直的峭壁——它就是曾经令所有登山者们都谈之色变的“第二台阶”。中国登山队员在这里架设起一座金属“中国梯”,帮助世界上千名登山者实现了自己的珠峰梦。而第一架“中国梯”,却是中国第一代登山运动员用血肉之躯所搭成的人梯。“无腿老人”夏伯渝为大家讲述了鲜为人知的“中国梯”的故事。
1975年,中国登山队员就在这海拔八千六百米的“第二台阶”处,仅凭人力架起一架金属梯。这架金属梯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梯”。这架金属梯不仅帮助这批中国登山队员成功登顶,截止到2008年,它总共帮助了一千三百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实现了自己的珠峰梦。人在那个高度,每一个动作都非常需要体能。
1960年,中国登山队第一次攀登珠峰。那个时候突击顶峰的有四个队员:突击队长王富洲、摄影师屈银华、队员刘连满、队员贡布。因为岩壁比较高,光一个人的话不足以爬到上面去,屈银华就在岩壁上打上冰锥,用一只脚踩在冰锥上,然后再打一个冰锥上去。为了更稳地站在光滑的冰锥上,他最后连毛袜都脱了。
最终王富洲三人在没有食物、没有氧气、极其寒冷的条件下,成功从北坡登顶,终结了“第二台阶”不可逾越的神话,让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了珠穆朗玛峰的最高处,也成为世界范围内从北坡登顶珠峰的第一批人。
在中国第一代登山队员精神火炬的感召下,一代又一代中国登山队员登上了珠峰峰顶。北大登山队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北大登山队七名学子成功从北坡登上珠峰峰顶,成为中国平均年龄最小的成功登顶的团队,在世界之巅绽放了属于中国青年人的锐气和光芒。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正是一代接一代的登山人,凭借永不言败、砥砺前行的精神,才一次次突破极限,攀登至难以想象的高度。这种精神将永远随着中国人的脚步,留在“中国梯”屹立的峭壁之间,和五星红旗飘扬的雪山之上。
配音:涂槟瑜、刘畅
剪辑:涂槟瑜
音乐:《骄傲少年团》 - 高能少年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