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打造精品话剧,《朝天宫下》讲述硝烟烽火下的“护宝“传奇

新华网 | 2020-07-16 15:31

聚集在午门准备南迁的故宫文物

今年是北京故宫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皇宫。她是中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文物典藏更是叹为观止。

故宫文物南迁史料展

历史的长河中,故宫文物随着国运起伏沉浮。抗战期间,故宫文物南迁华东,避地西南,行程数万公里,历时十多年,为存续文脉谱写了一曲文化抗战的壮歌。

2015年,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根据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创作长篇纪实文学《故宫三部曲》,其中重点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历经千难万险护送故宫文物的壮举。在此基础上,章剑华选取其中部分素材,与主创团队反复讨论,创作话剧《朝天宫下》剧本。

编剧章剑华说,五年前,我创作了《故宫三部曲》,全景式地记载了故宫的历史变迁与风风雨雨,其中重点展示了抗日战争期间,故宫文物历经千难万险、行程两万公里、在另一个战场,上鲜为人知的壮举,着力表现了一批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文化使命和历史担当。该书荣获中国徐迟报告文学奖和江苏紫金山文学奖,并改编成电视连续剧《国宝奇旅》,广获好评。

话剧《朝天宫下》,讲的是1937年12月13日, 日军侵城,南京沦陷,存放在南京朝天宫地下文物库房的部分故宫南迁文物危在旦夕。在此危急关头,故宫人坚持“国家亡了,有复国之日。文物一毁,文化一亡,就永无复兴之望”的理念,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进行文化较量与文化抗争,终于使日本侵略军掠夺故宫文物的企图成为泡影,中华国宝得以保全。

故宫文物南迁途中

这是一部抗战剧,更是一部文化剧。从北京到南京,从故宫到朝天宫,国宝故事可歌可泣,中华文化日月光华。血脉与文脉相连,文脉与国脉相接。让生命之歌回荡苍天,让民族之魂萦绕人间。

目前,江苏大剧院原创话剧《朝天宫下》正在进行紧张的三幕联排,该剧通过一个关于守护和传承的故事,为观众呈现那段承载着国家文化命运的动荡岁月。

为了尊重历史,江苏大剧院还组织道具设计师赴南京博物院查阅资料,并与文物专家一起研究,按比例还原当时南迁的“红烧肉石”“翡翠白菜”等珍贵历史文物。

据悉,该剧将于七月底八月初对外公演,并计划于2020年在国内巡演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