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里的这个图书馆,真“美”
图书室是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标配,但贵州省册亨县巧马镇新市民社区的巧合图书馆却和其他的图书室不太一样。
11月5日,志愿者康佳磊在陪伴小读者阅览图书。新华网 卢志佳 摄
11月5日,记者在巧马镇新市民社区采访时与巧合图书馆偶然“相遇”。时尚优雅的环境、丰富多样的藏书和阅览设施……这间位于乡镇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图书馆让人眼前一亮。
11月5日,孩子们在巧合图书馆画画。新华网 卢志佳 摄
记者发现,图书馆设有少儿阅览区、活动区、自习区、电子阅览区,还配备有厕所。两位布依族奶奶纳着鞋底陪着孙儿在自习区画画,一位年轻的母亲则在电子阅览区陪孩子看纪录片。还有三三两两的幼儿在各个区域阅读、绘画。
11月5日,两位布依族老人陪孩子们在巧合图书馆画画。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据巧马镇政府工作人员王勇介绍,这间巧合图书馆今年3月份成立。巧马镇提供了250平方米的场馆,并负责运营期间的水电费用。
11月5日,一位母亲陪孩子在巧合图书馆看纪录片。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来自内蒙古的志愿者康佳磊是巧合图书馆的现任馆长,8月份刚到巧马“上任”,两件事让他感到相当意外,一个是巧马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得这么好,另一个是孩子们对一个社区图书馆如此钟爱。
11月5日,志愿者在巧合图书馆整理图书。新华网 卢志佳 摄
“这里的小读者都是从大山里搬出来的,其中部分是留守儿童,他们非常需要一个校园之外的活动空间,在放学之后继续求知。”康佳磊说。
除了帮助孩子们阅读、绘画,康佳磊和两位同事还会在图书馆定期开展读书分享会、妈妈课堂、真人图书馆等主题活动。“每天开放12个小时,一周开放6天,剩下的一天是闭馆打扫卫生,整理图书,加上组织日常活动和主题活动,其实也不轻松。”志愿者们悉心经营着这个孩子们可以温馨成长的空间。
11月5日,志愿者康佳磊在陪伴小读者阅览图书。新华网 卢志佳 摄
从无到有,巧合图书馆可以说是由各方的爱心汇聚而成:图书馆的设计方案是由热心公益的两位设计师免费提供;1万余册图书大部分是民盟上海市委发动上海各支部捐赠的。爱心仍在继续,由于捐赠越来越多,图书馆出现了不少内容相似的书籍,志愿者便通过比赛的方式,把书本奖励给孩子们。
三名志愿者将在巧合图书馆志愿服务半年。新华网 卢志佳 摄
“我们想,也许这座图书馆,真的有可能改变当地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至少,它可以成为孩子们成长的陪伴者。”
离开图书馆之前,记者随手翻阅了一本图书馆的留言簿。一位小读者在留言簿上写道:“巧合图书馆永远是我的第二个home(家)。”
一位小读者在留言簿上写道:“巧合图书馆永远是我的第二个home(家)。”新华网 卢志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