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看贵阳丨开阳:乡村旅游之老宅重生记

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 2022-10-23 18:14

初冬时节,作为开阳旅游品牌“十里画廊”重要组成部分的开阳县南江乡龙广村一派美景,古树参天、溪流潺潺。沿村中道路,一幢幢精致的民宿星罗棋布,吸引八方游客。

龙广村的民宿有一个品牌,称为“水东乡舍”。拾级而上,青石石阶两旁,绿草如茵。石阶尽头,一幢幢木屋改造的民宿,青瓦白墙、原木回廊、藤椅茶几,营造温润的休闲时光。而在几年前,乡村旅游的春风尚未劲吹龙广村,村民纷纷外出打工,龙广村一度成了“空心村”,一幢幢农房闲置,日趋破旧。 

让人惊喜的是,这些闲置的农房,竟然成了龙广村发展乡村旅游的“突破口”。2019年,利用闲置农房改造民宿的“水东乡舍”项目启动,闲置农房“老宅重生”,变身精致民宿,村民迈上乡村旅游发展新路,一路欢歌奔小康。 

2019年,觉得“房屋闲置太可惜”的村“两委”班子,携手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准备壮大龙广村乡村旅游。大家决定从宅基地“三权分置”着手,流转农户闲置房屋、闲置土地使用权,吸引城市居民投资,共建共享特色民宿。具体做法是农户以闲置房和土地入股,市民以改造资金入股,公司负责房屋改造并经营,经营后市民分红60%,农户分红20%,公司分红20%,称为开阳水东乡舍“622”模式。 

“水东乡舍”项目的启动,曾经“尘满面”的空置农房,成了珍贵的资源。 

村民陈刚,10多年前就到贵阳城区打工居住,家中老屋“房梁上都是蜘蛛网”。参加“水东乡舍”项目后,老屋焕然一新,绿植、布伞、石磨、电视、沙发、大床……既有颜值,又功能齐全。

引入城市资金,盘活闲置农房,“水东乡舍”项目的“622”利益联结机制,让各方力量拧成一股绳,唤醒“沉睡资源”,带动村民增收。越来越火的“水东乡舍”项目,引来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数据显示,目前,“水东乡舍”项目已完成投资1.5亿元,农户入股110余户,吸引城市投资人入股70余个,社会入股资金2800余万元。

在“水东乡舍”项目的发源地龙广村,“老宅重生”也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引子。在村“两委”的眼中,今后,民宿收入在村民收入中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收入来自以民宿带动的水果、蔬菜、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销售,以及刺绣、雕刻、蜡染等农村工艺品输出、服务输出以及产品外销,一条乡村旅游产业链,正在延伸。

文中资料来源:多彩贵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