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人群,快来学习你的专属食养方法丨营养健康大讲堂
第九届“全民营养周”,贵州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推出特别节目《营养健康大讲堂》,每天邀请一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跟您说说怎么科学地“吃”。
提到“高血压”这三个字,似乎人们都习以为常了,在我们身边说不定就有不少人在服用降压药,老年人、中年人甚至是青年人都有。根据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高达 27.5%,也就是说大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都在面对高血压的问题。
高血压危险因素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我们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比如高血压的家族遗传史、年龄、大气环境污染等因素。还有一类是我们可以自己控制的因素,包括高钠低钾饮食、体重超重或者肥胖、过量饮酒、精神紧张、缺乏体力活动,以及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一些代谢性疾病,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人群该怎么吃?“减盐”已经成为了共识。可老话又说:百味盐为先。究竟“减盐”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呢?盐减了,又该如何让食物更有滋味呢?除了“减盐”,高血压食养还有哪些原则呢?我们就跟着贵州省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主管营养技师韦琪一起学习基本的高血压食养原则,根据这些原则来调整自己每天的日常膳食,达到控制和改善高血压的发生、发展的目的。
膳食干预是国内外公认的高血压防治措施,对血压改善极为重要。国家卫健委印发了《成人高血压食养指南(2023年版)》,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目前膳食相关慢性病科学研究文献证据,对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食养提出建议。如果高血压患者能按照以下食养建议调整日常生活方式,将会使血压的控制效果更好。
每人每日食盐摄入量逐步降至5g以下,不仅注意家庭烹调盐,还要注意高盐调味品以及加工食品中的钠含量。增加富钾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等)的摄入量;肾功能良好者可选择高钾低钠盐。
同时,高血压患者要注意限制膳食脂肪和胆固醇摄入量,包括油炸食品和动物内脏。少吃加工红肉制品,如培根、香肠、腊肠等。
遵循合理膳食原则,丰富食物品种,做到食物多样,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推荐高血压患者多吃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果,且深色蔬菜要占到总蔬菜量的一半以上,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摄入适量的谷类、薯类,其中全谷物或杂豆占谷类的 1/4~1/2;适当补充蛋白质,可多选择奶类、鱼类、大豆及其制品作为蛋白质来源;限制添加糖摄入;减少摄入食盐及含钠调味品(酱油、酱类、蚝油、鸡精、味精等)。采取有效合理的中医食养对高血压有辅助预防和改善的作用。
推荐将体重维持在健康范围内:体质指数(BMI)在 18.5~23.9kg/m2(65 岁以上老年人可适当增加);男性腰围 <85cm,女性腰围<80cm。建议所有超重和肥胖高血压患者减重。控制体重,包括控制能量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
不吸烟,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不饮或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
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数值及达标状态,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坚持长期治疗,自我管理。根据患者的心血管总体风险及血压水平进行随诊。
温馨提示:指南根据高血压的疾病特点给出了食养原则和建议,在附录中详细描述了成人高血压患者的食物选择和食养方举例,不同证型推荐食药物质,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食谱示例和常见食物交换表等工具。其中,每个地区、每个季节至少列举了 3 天的食谱(含食药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