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走进榕江从江 “把脉”农业产业发展

2020-11-10 07:36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行”活动走进黔东南州榕江县和从江县,8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多名专家分成了5个组,分别走进万亩坝区、果园、中药材种植基地进行考察调研,为两地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从江县滚玉果场,种有柑橘1600多亩,可带动农户107户。虽然这里的柑橘不愁销,但是单价和利润并不高。在这里,院士专家们针对水果如何卖得好,以及规范冬季清园工作、病虫害防控等问题,进行了“把脉”和“开方”。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告诉记者:“品质是基础,引进一条采后分级线,要注重采后的处理和包装,甚至营销,确保绿色、安全和标准化,人们愿意在优质农产品、绿色农产品上付出更多价格来购买。”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副班长杨润秋

贵州省水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副班长杨润秋说:“把农产品做成商品,院士在病虫害防治这块引入中医‘治未病’理念,重在提前研判、提前预判,这两块是我最大的收获。”

蔬菜是榕江县六大扶贫产业之一,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车江万亩坝区的蔬菜,年产值预计将达1.6亿元。在这里,院士专家们深入田间地头,察看茄子、辣椒、豌豆尖等蔬菜长势,并围绕坝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育苗育种等问题,与技术人员展开指导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左一)

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说:“看到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特别是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劲。因地制宜地加快发展规划,将来这个地方一定会具有新的发展活力。”

榕江县车江坝区指挥部干部邱锦宇

榕江县车江坝区指挥部干部邱锦宇说:“在规模化发展、品种的选择这一块,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对我们的启发是很大的,我们会按照专家团队的建议去抓落实,争取把车江坝区的蔬菜产业提档。”

院士专家们还走进两地的百香果高标准示范园、草珊瑚种植基地、稻米加工生产车间等,围绕山地水果、林下中药材等主要产业进行调研和讨论,为当地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康绍忠介绍:“我们的领导干部带领农民脱贫奔小康,热情非常高涨。百香果、草珊瑚这样一些特色产业,对解决脱贫问题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说:“榕江的水稻面积很少,但是做中高端的大米还是很有前途的,建议树立品牌,拓宽市场。”

榕江县副县长黄剑

榕江县副县长黄剑介绍,科技的支撑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入榕江,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指出了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对榕江是一个“及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