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江西文化发展巡礼展特写:两个燕子窝背后的暖心故事
7月6日,小暑。
晨曦微露,文化巡展江西日报社抚州馆内就传出雏燕声声,新闻发布大厅房梁上的两个鸟巢,间隔不过几十厘米,里面分别住着一对燕子和它们的宝宝。
无论清晨还是暮夜,稍稍抬头,总能看到鸟巢里六七张嫩黄的雏燕嘴儿张合,雌雄成燕不停歇地给它们觅食、喂食,每天无数次地通过屋内的天井来回穿行。从衔泥筑巢到衔食投喂,这样温暖的场景,为展馆添了一种和谐之美。
这背后,有一个暖心的故事。
江西日报社抚州馆新闻发布大厅房梁上的两个鸟巢格外醒目
2020江西文化发展巡礼展将于7月10日开展,江西日报社抚州馆是26个展馆之一,所在的抚州市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河东湾路131号,是一座历史建筑,原本里面有一个鸟巢。考虑到长期运营的实际需求,按照一般经营场所的装修经验,最初的设计思路是做成一个全封闭的空间,天井部分采用玻璃封顶,保留透光,雨天防雨水进入,盛夏防冷气外泄。燕子的进出,则通过房门进出,而不通过天井。
然而,随着一窝小燕子的诞生,情况发生了变化。
由于成燕觅食越来越勤,出行的频率越来越高,燕子的命运得到多方牵挂。6月初,项目方江西日报社决定,调整设计方案、施工周期,保留开放式天井,为燕子让出一条随时顺畅的生活通道,并采取多种措施保护这窝燕子,让它们安全健康成长。
“当时,所有材料已经备齐,突然修改施工方案难免增加成本、影响进度,但相比之下,小燕子的生存环境更重要。为避免干扰燕子视线和飞行路线,我们还对灯光色调、装修风格进行了相应调整。”工程现场负责人陈凯说。整个施工期间,为了不给燕子的生活造成太大影响,他曾多次对施工时间和方式进行临时调整,一些避免不了的大噪音施工,尽量安排在燕子外出的时间进行。
欣喜的是,人类付出的努力,鸟类以行动予以了认同。不久,又一对燕子来到这里,衔泥筑巢,开始孕育新生命。
如今,两个鸟巢内都已经孵出了雏燕,每天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雏燕和自由穿行的成燕,构成了一幅伴着动听旋律的美好画面。
雏燕正在等待成燕投喂食物
这样一次暖心之举,守护的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鸟巢,更是这座文化之城的文明风尚,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证。
文化的力量,在这里有了更加深远、更有意义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