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携手高校开展“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进校园”系列活动
9月25日 ,由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报社、贵州医科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以及学习强国贵州学习平台共同主办的“全国十大考古进校园”双线研学系列活动,在贵州医科大学云漫湖校区隆重开幕。
此次活动以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考古发现为主线,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加深公众对考古学和考古工作的认识,让更多人了解贵州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开幕当天,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文博研究馆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周必素和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资料信息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胡昌国主任,为师生们带来了题为《贵州考古发现和文化自信》《贵安新区考古发掘记事》的精彩演讲。
贵州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前后跨越1400余年,是贵州省已发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一处墓地,首次完整建立起黔中地区两晋至明代墓葬发展序列,为贵州历史时期考古学研究树立了年代标尺,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为了让师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贵州考古的魅力,活动现场还举办了《软萌的硬知识之一起考个古》漫画展。该展以260幅漫画和立体装置形式,展示了我省获得的8个“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带来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沉浸式体验。此外,本次活动还涵盖了线上学习、知识竞赛和线下讲座、学生社区软萌考古漫画展以及实地体验式研学等多个环节,让师生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贵州考古的丰富成果。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贵州考古的丰富成果和独特魅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师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未来,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将继续携手高校和社会各界,共同推动贵州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贵州力量。
文字编辑:周洁
摄影摄像:陈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