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大方:护航特产“荪”意隆
氤氲薄雾笼露月,莹琼竹菌初登市。
11月23日,是大方县凤山乡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冬荪交易市场人头攒动,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各处冬荪收购点沿着街道两边一字排开,绵延数百米。
每年十一月下旬,位于凤山乡凤山村神山大道的冬荪交易市场就进入了为期两个月的冬荪交易期。来自大方县各个乡镇的冬荪种植户聚集在这里,展示着自己种植的品质优良的冬荪,吸引各地的收购商前来选购。
“今年交易市场的冬荪均价每斤在460到520元之间,大家根据单品上下浮动。老百姓提着农产来,包着金钱走。10月中旬以来,每场交易总额都上近两百万。群众和经销商的资金安全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大方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赵橙介绍。
“这是我们家一年最大一笔的收入,家里有几斤还没有干,下一场再拿来。”刘贤福一边数着钞票,一边和凤山乡派出所所长张嘉伟打招呼。
“老人家,这些钱要好好保管哦,要不就拿去存在银行,保险点。”张嘉伟叮嘱道。
“这段时间,大方县公安局经侦大队时常‘火力支援’。”凤山一赶场,警察就最忙,路面交通秩序,群众资金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
为了让群众更多地了解非法集资、信用卡诈骗、传销等经济犯罪,大方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利用冬荪交易人员聚集的好时机进行法律知识宣讲,不断提高普通民众和各类市场主体识别防范经济犯罪能力。
近年来,冬荪产业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凤山及周边乡镇富民增收“新引擎”。经济活动的频繁,也衍生了矛盾问题。
11月9日,徐先生在摊位前收购冬荪,一农户拿来3斤冬荪,经过讨价还价以500元每斤的价格成交。徐先生当即用微信向对方付了货款,哪知对方趁徐先生不注意把冬荪拎走了,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付完款未收到货的徐先生很着急,当即向巡逻的派出所民警报告,在民警的帮助下,11月10日,徐先生顺利拿回了自己的货款。
“太感谢你们咯,要不是你们帮忙,我的那笔货款就白搭了。”在冬荪交易市场,徐先生紧紧拉着张嘉伟道谢。
“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凤山乡的冬荪交易市场在周边小有名气。据不完全统计,这段时间凤山乡每场冬荪交易额都在200万元以上。目前,凤山乡政府正因势利导,准备建设规范的冬荪交易市场。”张嘉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