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黔沿|重走英雄路·激扬青春志——贵阳市第五中学2025届高三徒步暨成人礼活动纪实

贵州广播电视台教育事业部 | 2025-05-07 09:21

4月30日,贵阳市第五中学高三年级师生前往中国工农红军南渡乌江渡口遗址,开展“重走英雄路,激扬青春志”徒步暨成人礼活动。此次活动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依托,以十八岁成年仪式为核心,通过沉浸式体验将红色精神与青春使命深度融合,既为高考冲刺注入精神动力,也引导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明确责任担当。

雨幕踏征程 红色信念燃青春

清晨七点四十分,天空微微泛白,春日的凉意还未散去,但学校的操场上已是一派整装待发的景象,高三全体师生早已齐聚操场,整齐列队,精神饱满。

七点五十分,师生们有序从学校出发,步行至黔灵西路口乘车点。此时,天边飘起了细雨,雨丝轻柔却密集,打湿了衣襟,模糊了眼镜,却未曾动摇任何一人前行的脚步。大家撑起雨伞,步伐依旧整齐有力,队伍在晨光与雨幕中显得格外坚定而庄严。

八时许,大巴车缓缓启动,满载着朝气蓬勃的高三学子和辛勤陪伴的教师们,驶向位于息烽的中国工农红军南渡乌江纪念碑。窗外雨势未减,车轮碾过湿润的路面,仿佛踏上了穿越时空的红色之路。这一路上,雨水是考验,更是洗礼。它冲刷掉疲惫与浮躁,留下的是对历史的敬畏、对信仰的坚守、对成长的期待。

碑前忆往昔 声声誓言映初心

抵达目的地后,全体师生在中国工农红军南渡乌江纪念碑广场整齐列队。伴随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全体师生肃立致敬,表达对祖国最深沉的热爱与敬意。随后,息烽县委党校讲师围绕“中央红军过息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起点”这一主题,深情讲述了当年红军南渡乌江的英勇事迹。一个个鲜活的历史细节、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战斗故事,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无畏的牺牲精神,更深刻理解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紧接着,四名学生代表作为花篮手,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将花篮敬献于纪念碑基座前,学校领导缓步上前整理缎带,全场师生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达崇高敬意与深切缅怀。

成年启新程 胸前徽章映荣光

在欧阳中石主任的引领下,活动进入成人礼环节。学生代表陈子豪以“青春待续写的书”“成长双向奔赴的灯”“高考淬火的熔炉”为喻,描绘了高三学子的成长历程与青春志向,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担当。年级组长刘杨老师以“回望、攀登、奔赴”为关键词,将三年学习生活与长征精神呼应:“每一块青石镌刻着红军坚韧,每一缕山风回响着革命壮歌。”

成人礼有一个温馨的环节,十个班级的班主任老师依次向同学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与鼓励。老师们站在学生面前,眼神中充满了对这群即将踏上高考战场的年轻人的信任与期待。

“亲爱的同学们,”一位班主任深情地说,“在这段充满挑战的旅程中,你们已经展示了非凡的毅力和勇气。面对即将到来的高考,我希望你们能保持平和的心态,从容应对每一个挑战。记住,高考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态的比拼。”

还有一位班主任用温暖的话语鼓励道:“每一次跌倒后的站起,每一次失败后的重新出发,都是你们成长的宝贵财富。不要害怕困难,更不要轻言放弃。愿你们带着这份坚韧与执着,在高考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这些真诚的祝福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田,不仅为他们注入了信心与力量,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师长无尽的支持与关爱。

在佩戴成人徽章环节,每班派出一名学生代表率先上台,由学校领导亲自为其佩戴象征责任与成长的成人徽章,并发给每位同学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随后,班主任、科任老师依次为其余同学佩戴徽章。当这枚承载着期待与使命的徽章别在胸前时,意味着同学们正式告别少年时代,迈向人生新的阶段。

在李璐老师的带领下,全体高三学生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法律尊严,履行公民义务,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勤奋学习、勇于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铿锵有力的誓言响彻山谷,也深深镌刻在每一位青年心中。这一刻,他们不仅是即将迎接高考挑战的学生,更是肩负社会责任与国家使命的新时代青年。

随着成人徽章佩戴与宪法宣誓的庄严进行,学校党委专职副书记郭华华以“四重使命”寄语学子:以责任为脊梁,以德行为根基,以理想为方向,以感恩为动力,每一名同学都在这一刻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与心中的热情。

徒步探天险 步步坚实悟真谛

仪式结束后,师生们沿乌江溯流而行。乌江宛如一条碧绿的丝带,缠绕在群山之间,两岸峭壁高耸入云,倒映于清澈的江水中,湍急的水流撞击着岩石,溅起层层白沫,仿佛是大自然谱写的壮丽乐章。面对如此壮观而又险峻的自然景象,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天险”二字的真实含义。

教师以赤水为教具,将四渡赤水的战术智慧镌刻在真实山水间,红军足迹化作立体教材。蜿蜒队伍宛如时空纽带,串联起八十年前的烽火岁月与当代青春——“日常训练的汗水,终成今日坚持的基石”,学生凝望江流的感慨,道出徒步深意。

徒步的过程中,当看到班级的口号横幅,同学们既惊喜又开心,迫不及待地加快了前行的步伐。

这场融合自然考验与历史教育的红色行走,不仅锻造着高考征途的意志铠甲,更让革命精神穿透时空,在年轻胸膛里激荡出永恒回响。

炊烟袅袅起 劳动教育润心田

抵达泡木井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迅速开始准备午餐,各班的任课教师也参与到了小组活动中。面对湿柴火,学生尝试多种方法引火,火苗跃动时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老师们亲自示范控火、调味,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活技能。西红柿炒鸡蛋、青椒炒肉、花菜炒肉、炝炒豆干,简单食材经过同学们的烹饪散发出浓浓的“柴火味”,师生围坐品尝,笑声与烟火气交织。

从生火到炊煮,从分工到协作,劳动教育悄然渗透。一餐饭的背后,是“自己动手”的智慧,是团队精神的凝聚,更是对“丰衣足食”来之不易的深刻体会。正如一位同学所言:“原来做饭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责任与坚持的考验。”

动力圈同心 青春聚力筑梦想

细雨初歇的山谷间,三百多双手共执麻绳,编织出三个跃动的同心圆,同学们围坐在一起,麻绳随口号起伏如赤色血脉,从“1”到“100”的计数声震散云雾。有学生掌心磨得通红却笑言:“这是青春盖的勋章!”,通过一系列互动游戏,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红色育新人 征程启航书华章

此次“重走英雄路,激扬青春志”徒步暨成人礼活动,是一堂生动而深刻的“行走的思政课”。从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缅怀英烈,到铿锵有力的宪法宣誓;从雨中出征的坚定步伐,到崎岖山路上的团结前行;从锅碗瓢盆间的劳动实践,到动力圈中的协作拼搏,贵阳五中2025届高三学子在沉浸式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锤炼坚强意志、汲取奋进力量。

这不仅是一次身体力行的红色活动,更是一场青春成长的精神洗礼。同学们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读懂了责任与担当,在汗水与坚持中,坚定了理想与信念。贵阳市第五中学将持续深化红色教育内涵,以红色文化为载体,引导青年厚植家国情怀、锤炼品格本领,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愿2025届高三学子永葆赤子之心,胸怀报国之志,以革命先辈为榜样,以奋斗青春为底色,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乘风破浪,在人生更广阔的舞台上勇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