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十日,如此耀眼!

云盛京 | 2025-11-10 19:55

短短十天

沈阳在多个领域捷报频传

从文化到体育到科技到金融

厚积薄发 硕果累累

重装上阵 未来可期

《先声》斩获文华奖

当代中国舞台艺术最高荣誉

11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八届文华奖评选结果正式揭晓。沈阳杂技演艺集团创作的重大历史主题杂技剧《先声》在众多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耀斩获文华剧目奖。

杂技剧《先声》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为历史背景,是国内首部以杂技语汇生动诠释重大革命历史的重磅力作。该剧成为沈阳唯一一部同时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与文华剧目奖两项国家级最高奖项的舞台艺术作品,成就了巅峰荣誉大满贯。

文华奖代表着当代中国舞台艺术的最高水平和荣誉。在精品云集、竞争白热化的重重压力下,《先声》作为东北地区唯一入选终评的剧目、全国范围内唯一跻身终评的杂技剧,能够脱颖而出,绝非偶然。它凭借独树一帜的艺术编排、绝妙精湛的舞台呈现以及深刻隽永的思想内涵,在众多优秀作品中崭露头角,赢得了评委与观众的高度赞誉,不仅彰显出杂技艺术在新时代的创新活力与强大魅力,更为中国杂技剧的繁荣发展树立了标杆典范。

《漫画与刺刀》拿下“金天使”

  沈阳影像力量贡献国际和平

当地时间11月6日,纪录电影《漫画与刺刀》在第二十一届中美电影节上首次亮相并斩获“国际和平贡献奖”。影片聚焦于二战末期一段尘封的历史,深入揭示了侵华日军在沈阳设立的“奉天俘虏收容所”——这座二战期间规模最大、关押高级别盟军战俘最多的战俘营之一。这里曾关押过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2000余名战俘,他们在刺刀的威逼下承受着非人的苦难。在日军严禁文字记录的高压环境中,一些具有绘画天赋的战俘,冒着生命危险,用一幅幅漫画偷偷记录了当时的悲惨遭遇与日军的暴行。这些“漫画”成为揭露历史真相的独特“罪证”。

历时十五载的匠心制作,国际视野下的史诗叙事,作为一部具有国际视野的纪录电影,制作团队跨越太平洋,累计耗时十五年进行创作。主创人员远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广泛采集了包括盟军战俘、家属后代、历史学者、亲身经历者在内的珍贵口述史料,并大量运用历史影像、情景动画与实地访谈,通过“文物实证”与“国际视角”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叙事。

影片由美国著名导演理查德·安德森与中国年轻导演王崑琳等联袂执导。十年前,导演安德森走访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经过十年的沉淀与酝酿,2025年6月,导演安德森带着战俘老兵罗德里格斯的儿子斯蒂芬和孙女金吉重返沈阳,展开跨越半个世纪的心灵回访。中美两国导演的深度合作,不仅确保了史实的严谨性,更赋予了影片强大的跨文化传播力,记录了中美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影片此次在中美电影节获奖,是其国际旅程的成功启航,也证明了其作为历史纪录片所具有的非凡艺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曲迪娜获得“模特明星奖”

沈阳姑娘成为首位中国获奖模特

10月25日至31日,第20届亚洲模特盛典在韩国举行,“沈阳旗袍文化形象大使”曲迪娜荣获此次盛典的“模特明星奖”。近日,记者采访了刚刚回国的曲迪娜,她说:“感谢家乡人民对我的支持和培养,这个奖项是我送给家乡最好的礼物。”对于自己为何能获此大奖,曲迪娜说:“我想应该是亚洲模特协会认为我在推广中国特色服饰——旗袍上有突出的贡献。所以,这个奖项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中国文化、沈阳旗袍的认可。”作为旗袍服制的诞生地、旗袍文化的发祥地,沈阳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旗袍故都”称号。身为一名沈阳籍的名模,曲迪娜一直以宣传旗袍文化为己任。

2017年,沈阳举办首届旗袍文化周。曲迪娜身着金色裸肩旗袍亮相故宫凤凰楼前,从此开始了她的旗袍故事;2018年,曲迪娜身穿青花瓷配中国红的旗袍参加平昌冬奥会“亚洲传统服饰时尚秀”,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东方美;2019年,中国首届旗袍文化节在沈阳故宫大政殿举行,曲迪娜身着靛蓝色拖尾旗袍,印满沈阳各知名景点;在2024年沈阳旗袍文化周闭幕式上,曲迪娜身穿国际著名设计师张彦设计的婚纱旗袍优雅亮相;2025年度旗袍盛典启幕仪式上,曲迪娜成为“沈阳旗袍文化形象大使”。她说:“旗袍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流动的城市符号。”

如今,曲迪娜经常要去国内外各大城市演出,但是她没有忘记对旗袍文化的推广,只要回到沈阳,她就会走进社区、学校为模特爱好者提供免费培训,她说:“我希望通过我的课程,让沈阳人爱上旗袍,让旗袍融入生活。”

康平牵手中国作协

辽宁首个新时代文学实践点

11月9日,中国作协文学“县”场抵达沈阳康平,为辽宁首个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授牌。众多国内文学名家、基层作家代表齐聚辽北大地,共赴文学之约。

中国作协创作联络部主任黄国辉,辽宁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周景雷,康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于共同签署了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合作协议,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向康平县委书记王铁利授匾——这是辽宁省首个此类文学实践点,为当地文学事业发展搭建起更高平台。现场,《中国作家》杂志社副主编梁飞还向康平县赠送期刊,将优质文学资源带到基层,为基层文学创作注入强劲动力。

康平县位于辽宁省北部、沈阳市最北端。辽金遗韵、红色基因、乡土风情与生态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是原生态文学创作的丰厚土壤。令人欣喜的是,这片土地孕育出了富有活力的“卧龙湖作家群”,他们创作成果较为丰硕,出版著作百余部,多次在省级、国家级文学评选中获得佳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学现象,展现了康平文学创作的蓬勃生机。

截至目前,中国作协已先后在全国建立了30个新时代文学实践点。这些实践点建立以来,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积极开展采访调研、研讨交流、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文学文化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重要文学品牌。

辽宁铁人冲超成功

拼搏精神见证城市力量

11月8日,沈阳铁西体育场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辽宁铁人队以5比0的比分战胜了佛山南狮队,从而获得2025赛季中甲联赛的冠军宝座,并成功冲超。这是辽宁铁人足球俱乐部在成立十周年之际取得的重大突破,辽沈足球也因此时隔八年再次跻身男足顶级联赛的行列。

在比赛中,铁人队的球员们不仅仅是在场上踢球,他们的每一次拼搏都在传递着一种精神:无畏、坚韧。球队的核心球员在赛后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场胜利是我们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冲超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正是这种团结一致的精神,才让铁人队在困难时刻能够团结一心,迎接挑战。

十年间,几任教练团队为辽宁铁人队付出心血,培养优秀的运动员,同时不断提升球队的技战术水平;一批批队员上下一心,奋力拼搏,汗水洒满绿茵场。新老球迷代代相传的坚守,政府与球市双向发力的支撑,让这支球队早已超越竞技本身,成为城市的骄傲。

沈阳水务亮相中国住博会

数字化转型奔赴高质量发展

11月6日—9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简称“中国住博会”)在北京开幕。本届住博会以“共享创新 共建未来 构建开放合作产业协作新生态”为主题,共绘未来人居生活新图景。

供水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通过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智改数转战略布局,沈阳水务集团实现了供水能力的跨越式提升。目前,全市供水保障能力已可满足未来二十年城市发展需求,水质综合合格率持续保持100%,市政管网改造、小区内网更新、水厂新建与智慧水务平台建设等十余个重点项目稳步推进,水务数字化转型进入攻坚阶段。

沈阳水务集团紧扣会议要求,联合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围绕智慧城市主题,精挑细选多项集团科技版块自主研发的数字产品进行展示,重点推出AI评估、AI表册、AI工单、AI识别和AI控漏等科技成果以及集团管网测漏服务能力,充分展示集团在“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方面取得的创新实践。

沈阳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沈阳水务集团将充分发挥区域引领作用,以数据驱动、技术赋能、制度创新,全力构建全域智慧水网,打造现代水治理的“沈阳样板”,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夯实“水支撑”、激活“水引擎”,让发展的浪潮如活水润泽,奔涌不息。

沈软REITs上市

创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先河

11月6日,中信建投沈阳国际软件园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沈软REITs)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沈阳国际软件园资本运作与产业升级融合之路迈入新征程,更开创了东北地区基础设施公募REITs的先河,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注入长效资本动力,点燃东北振兴新引擎。

REITs是指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沈软REITs是东北首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以沈阳国际软件园为底层资产,首发基金份额共计3亿份,募集资金合计10.98亿元。首发入池的13栋产业楼宇坐落于浑南区核心科创板块,聚焦软件信息产业园区建设,实现了存量资产盘活与增量资金引入的有机结合。

“沈阳国际软件园项目作为东北首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是我市资本市场积极创新的里程碑,为助力数字经济腾飞注入资金。”市委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沈软REITs的成功上市是沈阳在创新融资模式上的大胆探索,标志着沈阳市资本市场从传统股权融资向多元化工具扩展的重大突破。该REITs的成功发行,将吸引全国性投资者参与,提升沈阳园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目前,沈阳市资本市场工作快速推进,“沈阳板块”在资本市场加速崛起,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生根,开创东北地区先河的首单项目相继涌现,充分彰显了沈阳作为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的金融活力与担当,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那么,最近的沈阳,答卷为何如此完美?

捷报频传的背后,是一座城市“敢拼敢搏”的精神底色,是振兴路上“勇毅前行”的生动注脚,这,正是沈阳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沈阳篇章的密码所在。

2025还没结束,沈阳故事仍在继续:从金黄落叶到未来初雪,从绿茵呐喊到舞台荣光,从工坊叮当到产业园轰鸣。

不管你是拍过红墙黄叶的游客、唱到沙哑的歌迷、为主队呐喊的球迷,还是车间里的工匠,你都是这份“沈阳答卷”里最暖的一笔。同时,大家也是时候来一次沈阳了,来发现沈阳精彩的下一面,在答卷中书写那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