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从语言学角度探索中国人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中国话》:从语言学角度探索中国人的历史与文化记忆
我们每天使用的语言,其实潜藏着历史的脉络与文化。《中国话》是侦探小说般层层推进的语言学科普,九大领域解读中国话的起源与传播,重新发现中国人的文化史。该书从语言学的角度切入,考察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语。作者郑子宁就像一个侦探,从我们关于食物、动物、称谓、地名的各种词汇出发,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中国人共同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一方面,作者从纵向的时间维度,分析语言的发展、演变;另一方面,又从横向的空间维度,探讨不同语言之间的传播、交流。作者借由语言,探索中国人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为我们描绘出一条清晰的、不同民族间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交流轨迹。
通过梳理词汇语词含义的演变,挖掘其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变迁;通过对不同语言的比对,找出文化交流的线索,给我们带来对历史的全新认识。《中国话》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的语言中竟然隐藏着这么多历史线索!
书评人维舟评价道,《中国话》对“语言中的历史线索”有非常精彩的论证,深入浅出又饶有意味,但这并不只是“趣味历史”而已……因为语言中异于规律的现象不仅可以提醒我们对结构的重新认识,也可以补齐文化交流中“缺失的一环”,有时是被遗忘的历史。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盛益民认为,《中国话》内容广博、材料翔实,伴随着优美的文笔徐徐展开,读来有“山阴道上,应接不暇”之感。读者读了《中国话》之后,一定会对中国人与中国话之间的互动关系,有更为深刻的了解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