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读堂”特别策划丨经典永远年轻—李钢音X南方:读书是能轻易获得的快乐

贵州音乐广播 | 2022-08-12 18:23

因为有书,时光便也不会老去
经典永远年轻
FM91.6贵州音乐广播 联合
贵州文学院“精读堂”特别策划

特别鸣谢:千翻与作

1.jpg

 

点击音频收听节目

 

期嘉宾:李钢音

中国作协会员

贵州省作协理事

贵州财经大学教授

李钢音,中国作协会员、贵州省作协理事、贵州财经大学教授。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创作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舞台剧本、散文、诗歌、电视剧本、文学及艺术评论、文化理论研究等若干,获贵州省文学奖、文华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百年百部舞台艺术精品项目等。

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惊慌》,长篇小说《远天远地》,文化专著《大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学人类学》等。

一、一本书之所以称为经典,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人类在千万年的岁月中创造和积累下来的精神财富,我们大致把它分为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它的涵盖很广泛。这两个领域当中公认的杰作,我认为都可以被称为经典。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包括了三种存在,就是生存、生活和生命。那些给我们启迪、影响、共鸣、震撼和引领的作品,唤起了我们对这三种人生状态深刻的体验,并被大众认同的,就应是经典。

真正的经典,是能够经得起时间和岁月的检验的。它揭示了人类的共性,描述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处境和心灵境况,是历久不衰的。

二、为什么阅读经典?

所谓经典,是那些优秀的灵魂为我们制作的精神大餐。我们无须奔波,无须劳累,只要简单地阅读,就可以感知它,抵达它,和它同行,获得对我们人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那种集中的、丰富的、充盈的体验。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这真是一种轻易就能获得的愉悦。我们何不让我们的有限的生命,去反复地体验这种愉悦呢?

三、哪些经典曾深深影响你?

这在我几十年的人生中就有很多了,人和书的相遇大概也像机缘变幻。比如这几天我认真听《平凡的世界》,只是因为一个忽然的念头,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中国读者那么喜爱它,然后我就被这本书打动和折服了。昨天我一边做饭,一边听到哥哥少安拉着生产队的病牛牛走了几十公里的山路,到一个小乡镇上求医,冬夜寒冷,没有地方住,他本来想在街上蜷缩一夜,但他听见打铁的声音,循声而去,就进到一个打铁铺。他跟流浪异乡的河南师徒俩唠嗑,帮他们打铁,得到了一个蹭在炉火边取暖的夜晚。人生犹如冷暖自知的长途,我们读经典,是不是也像这长途里的一个个相互取暖的时刻呢?

四、推荐一本经典书籍,并阐述推荐理由。

那我就推荐印度作家泰戈尔吧,因为有一天,我发现他的文字的气息,和我们贵州文化的品格相应。他对万物山川、四季轮转、生老病死、爱恨离别、一草一木的贴近,你也可以在侗族大歌、苗族民歌中找到相通之处。

真理是简单的,这话可用来说泰戈尔作品。如果我们穿行贵州山水,带上一本泰戈尔,它能帮助我们去打量眼前的山川、河流、村落、民族、日月星辰、白天黑夜,心灵得到洗涤和温暖,这就是一件挺好的事情。

五、我们应该如何阅读?

阅读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拿起来就读,打开来就读,现在各种工具发达了,我们还可以听。沈从文先生说,“我读一本小书的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当人生中的许多变成了过眼云烟,我感到有两种收获却是自己的财富,一是生活和工作中见到的那些有闪光的灵魂的人,一是读过的好书。

对于我们这些被知识、信息、网络充斥的当代人,阅读经典,可以扩展我们在物质和功利之外的内心的灵性和生命的体验,开启一次次心灵的旅行。

(本文图片、文字均由受访嘉宾提供并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