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贵州 | 8月25日,看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的《贲牛搏角》到底有多牛?
近日,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带着作品《贲牛搏角》亮相四川凉山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决赛(中国专业舞蹈艺术最高成就比赛)。经过前期与全国各校、社会舞蹈团体共计351支队伍的比拼成功入围决赛,最终在决赛中取得全国第36名的好成绩,这一路走来,音乐舞蹈学院参赛师生是如此的艰辛和不易。
夏日,骄阳似火,煎熬着每个人的心。在暑假的高温里,舞蹈系师生仍然坚持奋战,哪怕身处无人的空荡校园,他们也没有放弃,依然坚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练习舞蹈动作。
他们留下的每一滴汗,都为土地所知道、他们受过的每一次伤,都是铭记在心头的记忆。在太阳还未升起时,备战决赛的同学已经在排练厅了挥汗如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窗边树上的蝉鸣、舞蹈室的灯光陪伴着依然全身心投入的排练舞蹈的同学们。为校争光、为学院添彩、为了完成自己的梦想,每一位师生都全心全意地投入,无论天气如何炎热,无论身体如何疲惫、无论心里怎样被无边的孤寂充盈着他们的内心,他们都没有放弃,只为了心中的那一份坚持,一次次地摔倒之后再一次次的重新站起。
在排练过程中,有幸得到了中国舞蹈艺术“突出贡献舞蹈家”、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编导、硕士研究生导师、CCTV舞蹈大赛专家评委王举;贵州省舞蹈协会主席沈毅;贵州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庞宏等专家为《贲牛搏角》现场把脉问诊,为参赛师生提出了宝贵意见、鼓舞了信心和坚定了决战巅峰的勇气。此后又邀请了上海歌剧舞剧院、浙江音乐学院的著名编导张帆、曹晨霄等两位老师前来修排。
8月6日参赛队伍正式踏上征程,7号比赛前一天,同学们反复对光、排练,只为了给观众呈现最独一无二的《贲牛搏角》。因为它对于师院来说不仅仅只是荣誉,还有更加特殊的意义。
8月8日比赛当天,“荷花奖”评奖活动,线上比赛直播和线下现场同时进行。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作品《贲牛搏角》的舞台表演展现了水族民族民间文化风情。
肖伟(编导、领队)
北京舞蹈学院艺术硕士,师承我国著名舞蹈教育家潘志涛先生。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贵州省舞蹈家协会理事、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主任,贵州师范学院舞蹈进校园总负责人。多年来致力研究舞蹈教育、表演前沿,先后编导多个舞蹈在省内外获得大奖,代表作有《五彩姊妹》《贲牛搏角》等,并研发内部教材《贵州苗族舞教学组合》《中小学美育教材-舞蹈篇》、《反排木鼓舞传统训练组合》出版《舞蹈编导理论研究》一书。
高玉娟(编导、学生管理)
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舞蹈学专业。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副主任。
2014年指导学生作品《回家》获得贵州省首届“群文杯”舞蹈大赛二等奖,同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8年参与编排舞蹈《斗角》荣获贵州省第二届“群文杯”舞蹈大赛一等奖,同时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8年参与编排舞蹈《斗角》荣获贵州省第十三届“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之歌曲、舞蹈(原创)大赛一等奖。
高 蕾(编导、学生管理)
毕业于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现任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舞蹈系教研室主任。舞蹈进校园幼儿教材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心高级教师、考官、曾获得第五届全国舞蹈大赛优秀作品奖、第六届荷花杯民族民间舞蹈大赛作品金奖。
王臣 (学生演员)
在校成就:于2016年9月就读贵州师范学院,参演六枝特区举办的《王者夜狼》和参演《吱嘎阿鲁》舞剧荣获金奖;于2017年参加观山湖区第四届旅发大会;于2019年参加贵州春晚和参加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
延展阅读
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前身为贵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于2009年3月组建,2018年6月,经学校专业整合,改用现名。办学以来,学院秉承“明德、悟真、精艺、致美”的院训,逐步形成“实践为重,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站稳讲台、兼工舞台、德艺并重、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和贵州民族民间艺术特色。近十年来,培养了一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艺术人才。
8月25日14:00肖伟、高玉娟、高蕾、王臣在《原创贵州》带你走进舞蹈《贲牛搏角》
请锁频FM91.6贵州音乐广播,下载“动静APP”收听。打开动静APP下拉菜单, 点击“电视广播”选择贵州音乐广播即可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