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甸:农业配上大数据“装备” 火龙果种植更轻松

贵州新闻联播 | 2021-06-03 07:44

火龙果产业是罗甸县“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罗甸县将火龙果的管护、销售等环节与大数据深度融合,实现了精准种植和科学管控,不断提升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

每年的四五月份,是火龙果管护的关键时期。在罗甸县布乃村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用手机控制水肥一体化系统,对火龙果苗进行滴灌。

贵州氧康天下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 钱军祥

贵州氧康天下农旅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钱军祥告诉记者:“手机远程控制模式对比之前人工拉管灌溉,更省力省时、高效便捷。一千亩地正常灌溉的时间也就一天零两小时,如果人工灌溉的话,十多个人三四天才能把整个基地灌完。

同时,基地的水肥一体化系统还能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数据,实时监测土壤中的氮磷钾数据,科学精准地指导施肥。

贵州氧康天下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 冉启义

贵州氧康天下农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冉启义介绍:“现在用生物菌肥和有机水溶肥,需要多少我再施多少,可以精准到每一株火龙果苗,减少了化肥的利用,使我们的火龙果更绿色、更有机。

在罗甸县的郎当火龙果种植基地,大数据监测设备可以自动采集周围的温度、降水量,以及土壤的湿度、酸碱度等多项数据,通过与历年参数比较分析,可提前7到15天发出灾害预警。

贵州罗甸县郎当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熊启源

贵州罗甸县郎当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熊启源说:“冬季可以对冻害预警,春天可以对虫害和极端天气预警,然后我们提前采取一定措施,指导全县火龙果生产,能够使损失降低至40%~50%。

除生产端外,大数据技术还被运用在销售端。火龙果由于采摘批次较多,产量无法预估,导致价格波动较大。通过对授粉、疏花工时等数据的采集分析,建立大数据预测模型,罗甸火龙果已经实现提前一个月预估当前批次的产量。

罗甸县农业农村局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 张永忠

罗甸县农业农村局果业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张永忠介绍:“产量的预估可以帮助种植户提前进行销售准备,对我们的市场和定价,还有我们销售渠道,都有很大的作用。如果我们这批次产量多了,我们在价格上适当调整一下,如果产量少了,我们这批的价格可能上涨一点。

目前,大数据技术已经应用在了罗甸火龙果的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集产地溯源、质量检测等为一体的现代“物联网+”电商平台初步形成。在大数据的助力下,罗甸火龙果亩产量提升了300多斤,每亩增收1000多元。

罗甸县农业农村局药茶中心主任 杨勇

罗甸县农业农村局药茶中心主任杨勇说:“在火龙果产业的推进过程中,我们注重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我们的生产和管理效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大数据在火龙果产业的应用,特别是在销售方面的应用,助推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