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孩子几岁就应该跟父母分房睡?答案是......
前两天葵仔爸突然一本正经地问我:“等到下半年,我们该准备跟儿子分房睡了吧?”
我一脸问号:“嗯?你是说3岁就要让他自己睡?”
他说:“是啊,我记得我小时候就是3、4岁就自己一个人睡的。”
“我觉得你对你儿子期望太高了,他肯定会拒绝!就他现在这样天天还要睡我们俩中间,我都只敢初步估计让他3岁自己睡小床。”我确实觉得3岁分房早了些。
果不其然,就昨晚上哄完葵仔睡觉以后,我自己到客厅看了会儿电视,小朋友就又一次自己下床开门,爆哭冲出来要找妈妈!这样的故事已经在我家上演了5678910遍了。
所以,就葵仔现在的发育程度和对我的依恋程度而言,我是绝对不会在3岁就硬要让他跟我们分房睡的。(当然,除非下半年他突飞猛进地成长。)
但是经葵仔爸一提醒,我意识到分房睡这件事应该是很多2、3岁家长很关心的问题了,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聊聊这件事。
分房睡的好处毋庸置疑,帮助孩子建立性别意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也能一定程度上增进夫妻感情。
大概很多家长都会问,分房睡是不是有一个固定的时间点呢?有的专家推荐3岁,有的专家推荐5岁,还有的专家甚至还推荐2岁!在我看来,其实答案是:没有绝对!
随着孩子长大,分房睡是必然的结果,但是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发育情况也不尽相同,当然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父母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顺其自然地过度到分房睡。
过早地、特别是3岁前跟孩子分房睡,可能造成他缺乏安全感,从小变成一个孤僻的人。想想看,在孩子还没有完全认识到这个世界之时,多少个黑暗的夜晚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承受,他的内心得多难过。
虽然我也一直很烦恼葵仔睡觉必须要人陪着这个习惯,它会影响我个人的很多事情进度。可是回想一下,孩子能依恋你的不也就是这几年嘛。
之前跟一位儿童心理老师聊过这个事,老师说这是小问题,我家5岁了都还在陪睡,他只是需要你而已。婴幼儿时期满满的安全感,恰恰能让孩子长大之后变得更加独立自信。
但是太晚跟孩子分房同样是不行的。如果孩子都上小学了,接触更多的人和事,展开更大范围地社交了,家长还天天一起睡,必然会影响到孩子对性别的认知,人际的交往,甚至影响之后的感情生活。
现在婚姻生活中越来越多“妈宝男”的出现,跟小时候妈妈的教育有关系。太晚分床睡的男孩,更容易受到母亲的影响,变成过于依靠母亲的“妈宝男”。
当你觉得一切都准备好了,但是担心孩子接受不了怎么办?
先来一个“过渡”——分床睡。
从与孩子在同一张床睡觉拉开适当距离;到为孩子准备一张紧靠父母床的小床;再到在视线范围将孩子的床放在稍远一些;再到将孩子的小床放得更远一些;最后到放在独立房间,彻底分房。
一步步循序渐进,让孩子适应和父母分开睡觉这件事情。
等到分房睡这件事情真正要实施的时候,给它一个满满的仪式感。
让孩子参与到房间的布置,床品的选择,一切按照他喜欢的方式进行。给孩子一个喜欢的房间,让他对在这个房间里睡觉充满期待。
同时不要改变之前的睡眠习惯,该讲睡前故事的继续讲,有喜欢的小玩偶可以继续抱着睡,小夜灯也可以开着。
只是你需要告诉宝贝,你长大了,可以自己一个人睡觉了。但是你放心,爸爸妈妈并没有不管你,我们只是在不同的地方睡觉而已。
尊重孩子的意愿,温柔而坚定地实施分床睡计划。当孩子生病不舒服时,也要做好反复地准备,允许他撒娇后悔,但是事后还是要继续执行分床。
分床睡,是孩子独立成长的一个结果,并不要为了让孩子独立而拔苗助长过早分床。只要记住这一点,相信分床睡的时间点家长心里就有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