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23万例!贵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98.56%,超过国家同期平均水平
11月16日下午3时,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高质量打好健康扶贫收官战新闻发布会”。省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省计生专职副会长龚仲明围绕我省家庭医生团队签约的特点、优势以及取得的成效等方面作发布。
龚仲明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由县级公立医院专科医生、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乡村医生及公共卫生医生等共同组建家庭医生团队,充分利用基层卫生三级体系技术资源整合共享优势,为群众提供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
我省2016年启动实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以来,签约覆盖面不断扩大,签约率不断提高,签约服务质量逐步改善。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家庭医生慢病签约服务是一项重要内容。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重症精神障碍4类慢病患者为服务人群,截至2020年11月13日,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四类慢患者67.20万例,已有66.23万例接受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相关救治,签约服务率98.56%,超过了国家同期平均水平,其中,服务高血压患者48.19万例、服务糖尿病患者8.71万例、服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7.66万例、服务肺结核患者1.66万例,达到了国家健康扶贫标准,全面完成了目标任务。
下一步我省将着重围绕四个方面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一是继续加强基层能力建设。通过扎实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和“社区医院”建设,加强机构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硬件设施水平,增强管理能力,提高卫生服务质量,重点提升包括急诊急救、检查检验、康复、养老等方面在内的医疗服务能力,力争3-5年,绝大多数基层机构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服务能力较强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并创建一批社区医院,达到二级及以上医院水平。
二是进一步加大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培训什么”原则,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基层医务人员培养培训,实施学历培养和实用培训,全方位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专业化、执业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三是构建新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全省全面启动实施以县级公立医疗机构牵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通过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重组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构建起新型整合型基层卫生服务体系,有效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分级诊疗。
四是深化医防融合。以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和提升家庭医生服务质量为抓手,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找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防结合点,做到一次门诊和服务既满足群众诊疗需求,同时也完成必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进一步完善医疗与公共卫生互促共进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切实落实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现群众不得病和少生病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