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味书屋|两个人的电影

贵州广播电视台故事之声 | 2022-07-05 20:13

两个人的电影(作者:迟子建)

母亲今春血压居高不下,我怀疑是故乡的寒冷气候使然,劝她来哈尔滨住上一段,换换水土,她来了。

说也怪,她到后的第二天,血压就降了下来,恢复正常。我眼见着她的气色一天天好起来,指甲透出玫瑰色的光泽。

她恢复了健康,心境自然好了起来。她爱打扮了,喜欢吃了,爱玩了,甚至偶尔还会哼哼歌。每天她跟我出去散步,看待每一株花的眼神都是怜惜的。

1.jpg

 

白天,我看书的时候,母亲也会看书。

她从我的书架上选了《红楼梦》,摆在她的床头柜上。

受父亲影响,她不止一次读过《红楼梦》,熟知哪个丫鬟是哪一府的,哪个小厮的主子又是谁。

大约一周后,她把《红楼梦》放回去,对我说,后两卷她看得不细。母亲说《红楼梦》好看的还是前两卷,写的都是吃呀喝呀玩呀的事情,耐看。 

而且,宝玉和黛玉那时还天真着,哥哥妹妹斗嘴斗气是讨人喜欢的。到了后来,宝玉和宝钗一结婚,小说就不好看了。

她对《红楼梦》的理解令我吃惊,起码,她强调了小说趣味性的重要。

1.jpg

我想让母亲在哈尔滨过得丰富些,除了带她到商场购物,去饭店享受美食,去植物园看牡丹和郁金香外,还带她进剧场。

大舞台落户哈尔滨的工人文化宫,每晚都有演出,场面很火爆。我约母亲一同去看,她说 :“那东西有什么看头?就是耍嘛!”不过她没有拗过我,有一天,我还是把她拉到剧场。

虽然不是周末,但上座率还是很高。母亲说得没错,演出一开始,演员就朝观众要掌声,有的还蹦下台,在观众席中怂恿观众鼓掌。

高分贝的音乐震耳欲聋,母亲再次堵起了耳朵,一副痛苦状。

演出只到半程,当又一位演员出场后耸着肩膀嬉皮笑脸地要掌声时,母亲终于忍不住了,她几乎是用命令的口气大声对我说 :“咱走吧!”我也没有料到演出是那么低俗,赶紧跟着她出来了。

出了剧场,她长吁了一口气,对我说 :“怎么样?我说就是个‘耍’嘛。花着钱遭着罪,再坐下去,我都要犯心脏病了!”

1.jpg

有一天,我和母亲黄昏散步时路过文化宫,看见一部电影在上映,立刻买了两张票。

按照票上的时间,它应该开演五分钟了,我正为不能看到开头而懊恼呢,谁知到了小放映厅门口却吃了闭门羹。原来,这场电影只卖出这两张票,放映厅还没开呢。

我找来放映员,他说坐飞机要是一个乘客,人家都得给飞,电影票呢,哪怕只卖出一张,他也会给放的。

放映员打开门,为我和母亲放了专场电影。

当银幕上出现蒙古包、羊群和纯朴的牧民时,母亲慨叹了一句 :“这是真景啊。”

母亲看过两部流行大片,对里面电脑制作的假景很反感,所以这真实的场景让她觉得亲切。

影片拍得朴素、自然、苍凉而又温暖,我和母亲被吸引住了,完整地把它看完了。

出了影厅,只见大舞台的演出正在高潮,演员在台上热闹地和观众做着互动,掌声如潮。

1.jpg

我和母亲有些怅然地在夜色中归家,慨叹着好电影没人看。

快到家的时候,母亲忽然叹息了一声对我说 :“我明白了,你写的那些书,就跟咱俩看的电影似的,没多少人看啊。那些花里胡哨的书,就跟那个大舞台一样,看的人多啊。”

母亲的话,让我感动,又让我难过。

我没有想到,这场两个人的电影,会给她那么大的触动。

那一瞬间,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因为有母亲在,我生命中的电影,就永远不会是一个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