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狮路:贵州第一份报纸从这里诞生
醒狮路
东接富水南路
西连中华南路
这条处于闹市区的老巷中
仍散落着诸多老建筑
仿佛将喧嚣和时间隔绝在外
静静地写下贵阳人的文化记忆
解放前,以汉湘路口为界,这条路东叫茴香坡,西叫独狮子。茴香坡得名于此地野生的茴香,而独狮子之名则大有典故。
相传明洪武年间,有个叫龚图的将军,在今醒狮路西端造了一座将军府。过去建造府第,一般都会在大门外两旁立一对石狮子,可龚图的府第外却只立了一个,故称独狮子。但具体事实为何,目前已无从考证。
到民国时,中国被军阀割据,外国列强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是一只睡着的狮子。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预示着中国这只睡狮醒了。贵阳解放后,政府便将独狮子这条路改名为醒狮路。
醒狮路与相邻的科学路一度曾为贵阳报业集中地,《黔报》《兴黔日报》《贵州改进时报》等相继在这里诞生,其中,《黔报》作为贵州出版的第一份报纸,以"开通民智"为宗旨,发表了许多文章,唤醒人们奋起救亡,刮起革命思潮的劲风,搅动了贵州思想界的一潭死水,它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使许多爱国志士,从痛苦、彷徨中走出来。
作为一条老巷,这条街上怎么会没有"超爱吃"的贵阳人的老味道。
王素容老素粉,这家开了40年的老店,店面不大却是几代人心中家的味道,肉沫、脆哨、溏心蛋再配上贵阳特有的酸粉,一天的幸福感从这碗粉就开始了。
"面香不怕巷子深",醒狮路肠旺面虽然掩藏在深巷之中,但30年口口相传的经典老味道却留住了不少回头客,客人太多时还可以选择坐在巷子中。搭配时光的佐料和劲道Q弹的面条一起送入口中,温暖和治愈就在口腔中四散开来。
岁月流转,时光在老巷中悄悄停留,如果你想要暂缓脚步,不妨到醒狮路走一走,在老故事、老味道中感受温柔而坚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