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业动静丨新质生产力 贵州白酒行业如何向“新”而行?

贵州广播电视台产经事业部 | 2024-04-13 10:52

“新质生产力”一词已经成为如今中国酒业的热门概念。

2024“全国两会报告”后,“新质生产力”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一时间,“新质生产力”成为中国酒业的一大热词。纵观酒业发展历程,变革始终是行业前行不竭的动力,作为传统食品制造行业,白酒如何让创新起主导作用?

4月12日,由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的全国酱酒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清源论坛在贵阳市举行。

论坛以“共话新质生产力 共助高质量发展”为题,众多行业嘉宾相继解码了各自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积极探索,深入分析和探讨当前生产力发展的新趋势、新模式和新机制,为酱酒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动力源泉。

共鉴机遇 锚定新质生产力

夜郎古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方强表示,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贵州白酒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余方强

余方强进一步提出,具体到白酒行业,新质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质的跃迁,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设备的升级,更是管理理念的创新、市场模式的变革。

贵州省白酒企业商会党支部书记、贵州中心酿酒集团董事长周杰明分析了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白酒行业变革与趋势,他提出,新质生产力与科技的进步密切相关,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可以积极促进产业增长和生产力路径发展。

创新为酒产业的加持不止是生产的优势。

黄永光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黄永光表示,依托科技创新,酒业在产品研发方面将更进一步。如采集白酒酿造过程中的发酵样品,可以多维度建立微生态演替模型;从酿造过程中筛选相关菌株,可以丰富酿造功能;依靠科技,还可实现微生物资源库模拟发酵实验,解析其风味代谢产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过去一年,科技的发展催生出了众多新的产业形态,而酒业正是其中受益匪浅的行业之一。数智化设备、新能源、新材料为酒业注入了新活力,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进步,则为酒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产教融合 创新与人才之论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内核在‘质’,落点于‘生产力’。

但其发展根本却是人才,人才不仅是创新实施的主体,而且对其他创新要素具有一定的制约,其他要素必须通过人才这一主体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创新的根本要从人才的培育上出发。

武斌儒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武斌儒提出,职业教育作为连接人才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其发展与时代的需求息息相关。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崛起和酱酒行业的蓬勃发展,更加需要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论坛上,在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原院长邱树毅的见证下,2024年轻工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系后备工匠训练营四期正式启动,持续深化酒业职业人才培育。

杨德校

 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杨德校认为,白酒产业的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人才供给方的高校需要搞清楚产和教的关系,在师资水平提升、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紧密贴近产业的实际需求。同时,在三教改革上狠下功夫,“产教融合”才能顺畅。

逯家富

全国食品产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逯家富也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但也需要服务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程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而这恰恰是职业院校培养的必然选择。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要通过教育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现场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还与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贵州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王力

据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轻工化工系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王力介绍,近年来,学院深化产教融合,与行业领军企业,如茅台、习酒等企业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其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需要,已培养出多批具有创新意识、素质过硬的技能型人才。